簡秀枝/中生代傑出女性藝術家謝素梅《安棲Nested 》

簡秀枝/中生代傑出女性藝術家謝素梅《安棲Nested 》
簡秀枝/中生代傑出女性藝術家謝素梅《安棲Nested 》

時間、記憶、音律與語言,成為當紅國際當代家謝素梅(Su-Mei Tse,1973-)的創作主題,取名為「安棲Nested」的展覽,於19日下午在台北市立美術館隆重登場。

這是北美館 第一次為中生代、華裔女性藝術家所舉辦的大型個展,也是第一次在地下一樓的半戶外、半室內的嶄新空間開展,讓饒富生態情趣的《池塘》、《樹與根》 、《許多說過的話》水墨噴泉及《鳥籠》,在開放空間呈現,展現北美館越來越開放、也越來越與時俱進。

記者會由北美館長林平主持,策展人克里斯多夫・加洛瓦(Christophe Gallois)、藝術家謝素梅都親臨記者會並致詞,還有瑞士、盧森保、德國外事單位代表、馬陵畫廊,以及台灣藝文界人士。

外型嬌小的謝素梅是亞歐混血兒,父親是來自中國廣州的小提琴家,母親是倫敦出生的鋼琴家,她在盧森堡出生、求學,受過大提琴音樂訓練與音樂教育文憑,成為一名大提家後,負笈巴黎,取得當代藝術相關文憑。2003年代表盧森堡取得威尼斯雙年展以《空氣調節Air Conditioned》榮獲國家館金獅獎後,聲名大噪,讓她在國際舞台嶄露頭角,更奠定了她在國際當代藝術界的地位。

由於擁有一個非常接近台灣在地名字,謝素梅與台灣的結緣很早,而且非常順利。2003年蔡國強策劃「金門雕堡展 」18個個展,謝素梅是受邀的個展之一;翌年陸蓉之舉辦《虛擬的愛-當代新異術》謝素梅也是參展藝術家之一;2006年王嘉驥為台北當代美術館策展或2007李明維的複音展覽,謝素梅都參與其間,台灣藝術界對她一點都不陌生。

這個展暨覧,取名「Nested」,讓北美館上下,煞費苦心,有停留、居住、寄託、隱居、既是巢穴意涵,又有保護意味,也有休息、落腳、呼吸、延續⋯⋯諸多用法,最後在兼顧詩性,以「安棲」名之,算是神來之筆 。展覽從盧森堡大公現代美術館、瑞士阿爾高爾美術館、上海余德耀美術館,一路巡迴,北美館是終站。

為了因地制宜,北美館展覽除了向高美館借出《許多說過的話》水墨噴泉作品,也向私人藏家曾文泉借了《鳥籠》作品,另外,《藏石III》,也是藝術家為台北展覽量身打造的。

策展 人加洛瓦形容謝素梅的展覽,如同一本筆記本,她習慣將日常生活中發生的印象彙集,無論關於視覺、聲音,還是記憶,並以主觀和直觀的方式融合在一起,讓整個網絡的回聲和共鳴,得以發展開來。

佔用北美館D、E、F等3個展覧室的大型展覽,包含了雕塑、影像、攝影與裝置的多樣呈現,把聲音與圖像、自然與文化、心靈空間與感知體驗,通通一網打盡。

《雪國》一作,是林平館長的最愛,她在記者會中,特別作了介紹。林平說,瘦弱的謝素梅一身紅衣黑褲,在羅馬法蘭西學院梅第奇莊園內的偌大庭園,以網子做成的 耙,孤零零來整地,紅黑是畫面上唯一色彩,她以象徵性的手法,耙去前人的痕跡,當自己的創作「整平畫布」,釋出「初次呼吸」的空間,讓人聯想到日式禪風庭園文化,以耙石作為自我修行。

《藏石III》的裝置作品,是謝素梅為該展特別製作,靈感來自中國傳統的「供石(文人石)。古代中國喜好棋琴書畫的文人雅士,經常寄情於天然奇石,藉其沈思靜觀,或感悟哲理。

拍攝於柏林舊博物館、法爾內西納莊園以及阿德里亞別墅等歐洲文化 歷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的《某種結構3》,是三頻道錄像作品,是與一位晶球接觸技的雜耍表演者共同合作,水晶球雜技、輕盈感、移動性,有如稜鏡般偏折削弱了輝煌的文化遺產及自其衍生出的藝術指涉意義,竟想不到因而產生了迷人圖像。彷彿飄浮在空間的奇幻世界裡,從歷史的罩袍解放的3座紀念碑,再度煥發新的魔力,引人深思。

《槲寄生植物樂譜》,靈感來自謝素梅對日常生活的觀察:在她經常出入的街頭,一排枝幹光禿的樹木矗立於路旁。因此,她把這個視覺經驗,搭配蘇聯作曲家蕭士塔高維奇(Shostakovich,1906-1975)的《第一號大提琴協奏曲》,在視覺與音樂世界之間,開啓了魔幻通道 。

蕭士塔高維奇當年的《第一號大提琴協奏曲》是於1959年為形同手足的已故大提琴家羅斯托波維奇(Mstislav Rostropovich ,1927-2007)而作。謝素梅則以該作品向2011年離世的盧森堡大提琴家法蘭西斯・葛阿賓(Francois Groben,1965-2011)致意,特別感動人。

源自其跨歐亞文化的背景,以及對世界不同維度的關注,謝素梅的藝術實踐涉及時間、記憶、音樂性以及語言的問題,果然在聲音與圖像、自然與文化、心靈空間與感知體驗等領域之間交互、游移。也許,探索意義的顯現,與其瞬息萬變,是謝素梅的創作核心。從她多達55件作品展覧中,看似簡潔,卻富含可被多重解讀的深意,當中激發出的能量與其形式,正好與外界認知的單純,呈現鮮明對比。謝素梅以「象」為形,試圖將印象、情緒或是記憶這些強烈且稍縱即逝的體驗,變得具體清晰,如同她其中一件作品的標題,構成了「眩轉人生」。

總而言之,謝素梅的作品,透過圖像的挖掘,在物體和聲音所蘊藏的潛力中,一再激發觀者的想像力,令人深思玩味不已。

4月20日,北美館還舉辦展覧講座,題目是《謝素梅:整個宇宙》,包括鄭道鍊、王嘉驥、楊陽以以及策展人加洛瓦、謝素梅等,共聚一堂,分享心得。

作者為典藏雜誌社社長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