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秀枝》南科考古博物館展現當代知性輝光

簡秀枝》南科考古博物館展現當代知性輝光
簡秀枝》南科考古博物館展現當代知性輝光

  【愛傳媒簡秀枝專欄】「台灣人像是自己故鄉的異鄉人,站在這塊土地上,卻又對這塊土地上的一切如此陌生。」

  前文化部長鄭麗君在南科博物館開幕時,大聲疾呼,她盼望民眾藉由南科考古館,透過先人的遺跡,認識今日的自己,也建立我們對台灣這塊土地的認同及歸屬感。

  不到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考古館,不知道台灣的豐饒,千年古物,竟敢埋藏地底下,俯拾皆是。這是一座神蹟般,以考古為主題的博物館,就地典藏、研究與分享,成為藝術視角下,詮釋南科新科技與古文明的共舞典範。

  7月5日隨著文化部次長李連權南下,參加「第一浪潮:當代澳洲與臺灣原住民時裝藝術展」開幕,首次見識了「新瓶藏舊酒」的當代建築風華。又是知名建築師姚仁喜的傑作,彷彿是繼宜蘭蘭陽博物館,取用當地原生石材,張顯在地特色,為出土文物,賦予當代輝光。

  面對這座開幕才3年,「小而華」、「小而炫」的考古博物館,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大家長王長華,直嘆政府太小兒科了,因為重啓工程擴建不易,面對埋藏在地下,遍地是寶的豐考古環境,怎麼看都覺得空間不夠用,她頗為無奈。她直率地表示,南科一帶,文物那麼豐富,專屬的典藏博物館,理應蓋得大些,以容納更多文明瑰寶,同時,保留更多與當代思潮互動對話的機會,更可以加大力度作教育與推廣。

  當天上午,王長華館長等候在大門口,個子嬌小,笑容滿面,她熱絡迎客,這位人類學專家,目前總管了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的3座館舍,包括臺東市博物館路上的康樂本館、臺東市文化公園路上的卑南遺址公園、以及開張不久的南科館,幅員遼闊,她經常台東、台南奔波,馬不停蹄。

  南科園區是目前台灣遺址密度分布最高、文化層序最完整,且挖掘面積最大的地區,20多年來累積挖掘了800多萬件出土文物,在國內考古學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從大坌坑文化、牛稠子文化、大湖文化、蔦松文化、西拉雅文化,到明清漢人文化,橫跨距今5千年至3百年六大文化層的遺址分布,完全勾勒出先民重要的生活智慧與風俗習慣,也為南台灣史前文化保存,與文化資產研究,奠定發展基礎,彌足珍貴。

  佔地約2.44公頃的南科考古館,目的就是要保存、展示南科考古遺址出土的文物,在人類文明史的研究上,至為重要。

  當時光回溯,早年政府為了台灣科技發展,南北城鄉差距的縮短,決定開發南部科學園區,但在基地探測中,就發現地底下不單純,埋藏許多遺跡,於是組織南科考古隊,專案因應。

  歲月悠悠,南科考古隊披星戴月,前後耗費20年,挖掘出800多萬件文物,簡直令人瞠目結舌,包括台灣第一個稻米種植遺跡、台灣第一狗、5千年前養狗遺跡。犬隻墓葬的大坌坑文化,其來有自。而不少成員,曝曬在豔陽下,從黑髮到白頭,也因此共同在當地催生出在南科就地興建考古博物館。

  2007年8月,行政院於正式核定史前館南科分館計畫,建館經費為新台幣15億元,籌建期程為2008年至2013年。果然在2010年2月,經過專家評選,大元建築事務所姚仁德建築團隊勝出,同年3月,南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以「南部科學工業園區考古文物陳列室臨時展示勞務採購案」委託史前館,繼續營運臺南科學工業區考古文物陳列室。2014年6月11日舉行動土典禮。

  2018年12月26日,南科分館進行試營運,歷經9個多月的試營運,終於在各界殷切期待下,一座完整述說台灣5千年故事的考古博物館,於2019年10月19日正式開館啟用,再度為台灣的文明進程,寫下動人詩篇。

  簡單來說,蘊含5000年文明輝煌的「南科考古館」包含6大願景,分別是:

1、妥善保存及研究南科出土文化資產。

2、展示南科出土文物。

3、平衡科技與人文發展,使南科轉型為「科學工業文化園區」。

4、推廣環境及鄉土文化教育。

5、提供地方知識休閒和觀光的優質場所。

6、擴展史前館的服務功能。

  具備豐富博物館規劃興建經驗的姚仁喜,為「南科考古館」設計興建了地下一層、地上四層之建物,總樓地板面積約1萬9千平方公尺。建築外牆以乾掛石材、橫向紋飾的意象為主要石材選擇,大廳入口、時空隧道,各具意涵。

  其中,姚仁喜的設計核心理念是把考古概念的極大化。

  據描述,該館整體外觀,看似石塊被剖切了一大刀,一玻璃管從中間穿過,意味著剖析、穿梭、交織、下探、滲透的諸多概念;而建築量體中,隱含著交錯19度角的軸線關係,一來象徵過去方位、再者也強調了現代都市的經緯關係,交織的軸線,存在於外牆的分割縫隙中,也存在於博物館展示動線,營造出時空交錯的關聯與趣味性。

  更直白地說,姚仁喜建築團隊,剖析考古,就像一刀剖開大地一般,探究地底下每個時期所遺留的足跡。而考古學上稱為文化層,如同建築設計常用到的剖面圖(Section),用來解讀建築物各空間的關連性,也就是把一個黑盒子,切成兩半,展開的是文化層概念,建築牆面上呈現剖面紋理,象徵著各遺址文化層出現的相對關係,更意含著南科園區多次的海進、海退所形成的土層關係。

  同時,藉由玻璃方管象徵時空隧道,穿梭建築的剖面;玻璃方管,將遊客從地面,送到建物的至高點,映入眼簾的正是川流而過的高鐵急行列車,該畫面彷佛提醒遊客時空關係,而穿過的建築高度,象徵穿梭過去時空5000年。

  穿梭時空之外,探坑,考古探坑存在著現代經緯與過去方位,交織紋理,不在開始,也不在最後,存在於發現的過程。因此由時空隧道,引導遊客進入建築至高點,再進入展示區;以時光回溯與考古工作下探的概念,設計建築展示的動線,由高至低、由今至古,循著向下探索的精神發威。

  建築外牆切割的縫隙,正好把參訪的情境,滲透些許時間軸的變化,暗示南科遺址與博物館的關係,而夜間則由建築量體的照明,向外綻放,高鐵旅客,行經該路段,留下對南科園區的一個印證。

  至於研究典藏空間,由於南科館是臺灣西南部第一座考古專業機構,在研究工作上,除兼顧地區特色,也考慮到與史前館的分工關係,未來研究,將分為近、中、長程。近程研究計畫,乃為提供新館設置展示、教育、文化創意產品開發之需,中、長程則為在分析方法及考古技術上,與史前館共同發展完整的考古學分析方法與技術。典藏規劃分為,文物典藏庫與文物研究中心,至於展示的空間,開放觀眾參觀。

  有關展示空間,南科館定位,為小而美的博物館,所展示的內容,主要是以南科出土和採集考古和歷史文物為主。為了增加展示效果,結合園區內高科技產業技術,以模擬重現不同時期人類生活環境,以及生活方式,來活化生硬之學術資料和文物標本並產生趣味,引發觀眾的高度興趣,達到寓教於樂之目的。

  南科館行政空間則設立在南棟四樓,設計規劃上有獨立行政動線,但也與各空間有良好的互動關係,非常便捷。

  至於公共空間規劃,主要包括國際會議廳、委外經營商業服務空間(遊客紀念品店、遊客餐廳)等。國際會議廳配置完善影音設備作為提供考古研究學術研討交流空間。服務空間的公共空間規劃,主要包括入口大廳、多功能教室,及考量委外經營商業服務空間(遊客紀念品店、遊客餐廳)等。入口大廳為博物館外部環境進入館內的首要空間,動線最為密集,同時也為管理與服務的重要區域,大廳接待服務區導覽參觀者入館,就能明瞭館內參訪動線及空間規劃設施。

  由於南科館核心功能,是典藏保存南科出土的文化資產,空間設計特別考量了出土文物的保存,典藏庫的機電空調機房,設置恆濕恆溫;因應南科文物(如人骨、甕棺、大型石器等)的體積、重量等因素,入藏動線空間考量運輸機具通行,煞費苦心。

  南科館公共藝術,則成為訪客印象深刻,津津樂道的焦點,其中蔦松家族(The NiaoSung Family)最為吸睛。該作品是藝術家李明道(Akibo,1961)於2018年所創作,5件一組,不鏽鋼、汽車烤漆等為材料,可以歷久彌新,不易變形褪色。

  說到蔦松文化人面陶偶,出土於道爺遺址,是博物館典藏的代表性文物之一,展現蔦松文化人在立體捏塑上,有相當成熟的技術,尤其五官造型的立體感,以及表情神韻的搭配,非常具體地掌握了陶偶製作者巧思的意境,在捏塑技術表現上,最為明顯的是鼻樑與眉弓的特徵,以及眼窩和鼻子的位置。

  李明道以蔦松文化人面陶偶為博物館公共藝術操刀,創造「The Niao sung family蔦松家」,十分逗趣的巧思,彷彿把千年前的原始陶偶,穿上高科技超現實外衣,穿越了時空,以不同時空的藝術語法,寫成生動有趣的扉頁。該作品,會繼續航向未來的宇宙成為明日的古物,意味著人類文明演繹接力前進的概念。

  南科館還有許多動人的裝置藝術,例如《過往雲煙》。藝術家思考如何把科學的一日千里,與文化的緩步流逝作比擬。時間和空間,被以雲朵般的形式化表達,呈現南科園區今昔的想像。藉由欣賞《過往雲煙》裝置藝術,觀眾似乎也很容易叩接回自身經歷,通過述說對周圍環境的感知,也構建了自己對某個空間的回憶,反映的正是文化移置和文化共存,隱藏無限意涵,耐人尋味。

  南科考古館目前設有四個常設展廳以及一個「特展廳」,分別為:第一廳:南科五千年、第二廳:史前生活面面觀、第三廳:科學的考古學、第四廳:兒童廳,以及不同策劃主題展出。

  展廳內以神話傳說為主軸貫穿,「海洋環形劇場」:讓觀眾乘坐在木筏上,身歷其境般的享受一場奇幻旅程;「神話故事區」:以多媒體光雕技術將觀眾繪製之圖樣投影到牆面上,形成有趣的互動;「火的傳說」:動動手思考史前人如何透過鑽木及燧石來取火,「太陽與樹精靈」:結合史前意境的溜滑梯、球池、攀爬網體適能區;「森林迷宮」:透過聽聲辨位來尋找獵物進行團隊競賽,「遊戲活動區」:提供大小朋友團康遊戲及教具盒互動之空間。此外,配合教育推廣活動的戶外遊戲區「沙坑」,更是打造親子互動操作的考古挖掘遊戲體驗。

  第一展廳展出200多件南科地區6大考古文化11個子期相的代表性珍貴古物,如薄如紙張的貝刀、光可鑑人的巴圖形石斧、模樣質樸有趣的人面陶偶、雕工精緻的鹿角刀柄與骨骰等。第二展廳則以個別的視角出發,從漁、農、獵、畜、家、器、飾等 7 個主題來一窺南科地區先民的物質文化、社會文化、精神文化。第三展廳會實際從考古發掘現場取回的界牆、現象標本、動物骨骼與植物種子、人骨面貌復原模型等來一一介紹這些研究工作所應用的技術以及其研究成果。

  至於兒童廳係為親子遊客打造的遊戲想像空間,讓大、小朋友透過想像與創意認識史前文化,以南島語族神話作為展示元素,透過劇場、動手做、互動裝置及遊戲等方式,更貼近史前人的思維與想像。

  另外,該館擁有全臺首座考古秘室,是為觀眾呈現鮮少出現在公眾眼前的博物館文物保存與維護工作,目前以開放性的庫房展示,讓民眾透過玻璃窗,一覽研究人員,整飭文物的過程。

  在飽覽館內展覽之外,民眾除了參觀公共藝術作品《蔦松家族》外,還可參觀周圍的景觀設計,比如說,糖廍與棚屋造型意象涼亭等,藉由公共藝術共容博物館建築與園區整體的氛圍,創造藝術、民眾與南科考古館間無距離的對話空間。

  館內一樓設有餐飲及商品店,結合考古元素打造獨具風格的服務空間,餐廳桌椅、造景均由紙質製成,可享用美味的紙火鍋、簡餐、咖啡及各式的親子套餐外,還有各種DIY紙藝品以及南科考古館特色商品將與大家見面。

  根據網路調查,用藝術呈現新科技與古文明的南科館,最受歡迎的焦點是:

一、呆萌的蔦松家族

  「蔦松文化人面陶偶」出土於千年之前的道爺遺址,是博物館典藏的代表性文物之一。

  設計師李明道從「蔦松文化人面陶偶」為發想,創造出「The Niao sung family蔦松家族」,一臉無害的模樣,讓遊客都會想要好好跟他們互動。

二、溫暖的黃色天井

  在博物館 3 樓有個巨大黃色天井,四面是金黃的黃色牆面,牆上許多方格窗戶,是象徵著考古一層一層往下挖、窺探發現的意象。中央點綴以一顆綠意盎然的雞蛋花,極富當代簡約美感,尤其,簡單有形,隨著四季變化,呈現不同味道。

三、玄武石材的壯觀外牆

  姚仁喜建築師為該博物館,設計的主體結構,為巨大方型建築,外觀使用灰黑色玄武石材、橫向紋飾,藉由玻璃方管將主建築剖為兩半,象徵剖開大地往下探究,揭開神祕的黑盒子。

四、神秘古生物外牆

  南科考古館戶外廣場的外牆上,隱藏著各種遠古生物,灰色的牆面突出骨頭,或是各種貝類與深海魚類的化石作品,完整的嵌在黝黑的玄武岩上,歷史的秘密等著你來挖掘,隨時都能發現小驚喜,呼應出5千多年前的考古意象。

五、穿越時空時光廊道

  南科考古館大量採用鋼構玻璃方管設計,建築以「時空隧道」的概念,從館外走到館內,帶出古今交融的場景。一個個的方形隧道,帶領觀眾,從現在回溯到遙遠的過去。

六、通透明亮的當代玻璃帷幕

  南科考古館內大量運用方形隧道與空牆,從手扶梯搭到最頂端的大型玻璃帷幕,當代潮味十足,成為拍照景點。站在往外延伸的玻璃溫室,搭配從上灑落的溫暖陽光,佇足拍照,美不勝收。

  台灣真的是寶島,璀璨豐饒,超乎想像。何不趁著暑假,來一趟南科館的知性之旅,讓先人的智慧,引領後生晚輩的我們,昂首闊步,自信向前行!

 

作者為典藏雜誌社社長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