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秀枝》《少女胸像》的久子,快要有新家了

簡秀枝》《少女胸像》的久子,快要有新家了
簡秀枝》《少女胸像》的久子,快要有新家了

【愛傳媒簡秀枝專欄】「我的母校,我的家鄉」,台灣前輩藝術家黃土水(1895-1930)《少女胸像》的久子,快要有新家了!百年老學校太平國小,昇華為校園生態藝術學校,坐擁黃土水專室博物館。

早年太平國小的蒸飯室,被建築才子黃聲遠,以閒置空間,翻轉打造成「黃土水專室」,庭前挖出鏡面薄水池,映照藍天,銜接地氣,校園內的稻田、菜圃、養雞場,通通派上用場。

尤其,在「One Piece Museum 」概念下,定調為「校園生態藝術博物館」,未來《少女胸像》的久子,在黃土水專室裡,居高臨下,可以聽得見讀書聲、聞得見稻穗香、看得見大稻埕歷史風華,還能遙望小朋友的學習菜園、守護稻田成長,完全落實1920年代,黃土水朝思夕想的台灣風情畫。

黃土水在1922年在《出生於台灣》的文章中,明白表示:「出生在這個國家,便愛這個國家,生於此土地,便愛此土地,此乃人之常情。」就在他過世93年的此時此刻,因為他捐贈母校的《少女胸像》後,讓他的母校太平國小凝聚力持續濃稠,大家以他為榜樣,不但刻苦堅毅,為母校爭光,還要心存感激,把打拼的榮光,反饋學校。

凝聚力在代代相傳下,積沙成塔,大家肯定他的先知先覺,也感謝他的引路示範,又在守護《少女胸像》珍稀遺作,重建「One Piece Museum 」,落實他生前夢想,成就了「校園生態藝術博物館」,讓後起的學弟妹們,持續受庇䕃。

王道教育基金會於4月26日召開董事會,首度呈現該基金會贊助的太平國小「校園生態藝術博物館」打造案,令與會人士各個眼睛為之發亮,既感新鮮,倍覺得意義深遠,可望作為校園典範,深化校友情感,引領社區藝文發展,讓黃土水的愛母校、愛家園的精神,長留人間,而百年大愛,成為教壇永遠明燈。

這個案子,從2020年,黃土水《少女胸像》遺作,首度公開展覧以來,像部連續劇,一幕接一幕,神跡處處,精彩絕倫,幾乎要讓人懷疑是否黃土水在天堂,笑看百年人間龜步發展,他乾脆自己走下天堂神壇,在幕後操刀義助。

由國家文藝獎得主、田中央工作群主持建築師黃聲遠(1963-),規劃打造的黃土水專室雛型已完成,目前正等待台北市進行結構安全認證中,預計今(2023)年暑假動工,大約半年工期,今年底試營運,明(2024)年4月10日正式開幕啟用。

《少女胸像》係是黃土水於1920年在日本東京藝術學院的畢業作品,當年他特地運回台灣,贈送母校太平國小(太平公學校),除了感謝學校栽培之恩,也期勉學弟學妹樂觀向學,積極開展人生。

該作品,在太平國小,一放就是100年,直到2020年,北師美術館舉辦《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再發現》,第一次被借出校門,接受專業修護整理,展覽期間,首度讓外界近距離窺見黃土水在留日期間的創作才華,以及心繫後學的切切心情。

然而,《少女胸像》成為敲門磚,黃土水失蹤已久的巨作《甘露水》,竟然在得來不費功夫下,重建天日。

原來,《甘露水》巨作,在黃土水過世後,由其遺孀廖秋桂自日本運回,參加黃土水遺作展後,輾轉捐贈給位在臺北市南海路的原臺灣教育會館,1946年5月1日,正式成立「臺灣省參議會」,1958年省參議會搬遷到台中霧峯,《甘露水》也被以公產家具南運河台中火車站附近,當真正家具被取光後,獨留《甘露水》 在台中火車站附近餐風露宿,又遭不良居心人士以惡墨攻擊。台中外科醫師張鴻標,知道黃土水的成就,不忍心看到遺作被棄置,好心運回診所,從此在張家落腳,1974年張鴻標健康走下坡,乃召集家人把《甘露水》裝入木箱,隱密收藏,交待子女在對的時間、時的人物出現,才可以讓《甘露水》復出,結果一藏就是47年。

2021年張家後代感受到《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再發現》的專業性,以及對黃土水遺作處理的誠意所感動,認為是到了對的時機,因此無條件捐贈(歸還)國家,由前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林曼麗及團隊,居間協調,總統蔡英文主持捐贈儀式,文化部前部長李永得代表接受,讓甘露水總共在離開台北、失踪達63年(1958-2021)後,重建天日,趕上2022年「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的盛展覽,分享國人。目前已回到在台中國美館,成為這回黃土水藝術展的重頭戱。

《甘露水》回到國美館,那《少女胸像》是否也該比照辦理,回歸官方美術館典藏體系,曾引發許多爭議,許有人認為,公立小學是教育場所,沒有典藏前輩藝術家遺作的環境和專業能力,不應該把國寶據為己有。

但是《少女胸像》是黃土水生前親自送給母校太平國小的,又陪伴老學校走過百年,迎晨曦、送日落,與進進出出的學弟妹朝夕相處,情感深厚,意義非凡。

林曼麗力排眾議,認為黃土水《少女胸像》與太平國小及大稻埕,息息相關,城市發展翻轉、百年老學校存續的歷史意涵,非常重要,希望以「One Piece Museum 」的概念,把黃土水《少女胸像》繼續留在母校,作永久性典藏。

太平國小空間老舊,以及典藏環境的改善,迫在眉睫。林曼麗一肩挑起重任,一方面,向企業界募款,果然在她的熱忱與清譽保證下,獲得太平國小資深校友,即王道銀行榮譽董事長駱錦明、斐儷珠寶董事長陳君毅,以及信源企業總裁許義榮的義助,共同籌出1600萬元,作為改造環境與永續營運基金;同時,林曼麗力邀黃聲遠擔任規劃設計工作,並迎來廖明彬的營造輔助,百年老學校的閒置空間再利用中,在兼顧「專業性、公共性、教育性」3大原則下,打造黃土水《少女胸像》專室,成為台北市唯一的校園生態藝術博物館。

擁有豐富的環境打造經驗的黃聲遠,不負所託,他根據黃土水生前對台灣土地的感情,對鄉野生活的思念,以及在母校的深情,因此對太平國小「One Piece Museum 」博物館,直接定調為「校園生態藝術博物館」,同時保留4大特色,即:

1、聽得見讀書聲

2、聞得見稻穗香

3、看得見大稻埕歷史

4、能親近黃土水傑作《少女胸像》的距離。

至於未來營運,目前由北教大學美術館作教育整合,太平國小與北師美術館產學合作,與並由王道銀行教育基金會,共同營運。

太平公學校創校於1898年,迄今125年,百年老建築,牽涉許多法令規章,黃聲遠建築師的規劃圖與模型都已完成,但必須經過結構技師的簽證,確保安全無虞。目前團隊已密集與北市府溝通,拜訪相關主管,希望儘速取得合法執照。北市府包括副市長李四川,都同意全力配合,但在依法行政下,營造主持人廖明彬也積極奔波,爭取補照,希望在今年暑期正式開工,以配合年底的試營運。

根據黃聲遠建築師與團隊,為太平國小量身規劃的博物館空間,不但滿足了《少女胸像》久子的安置,也帶動校園環境的改善,是始料未及的。

首先,入口處就是校門口,扣合校園歷史風情,融入50年代舊校門紋樣,新制雙邊敞開式博物館入口大門。參考法規要求與通行現實,重劃車道、人行道與停車格。

連結目前校園既有可食地景園區,規劃為前庭區域,同時,改變目前校史室西面外側牆面美觀、冷氣、管線佈局等,提升校園安全與美學。

博物館入口則設計反映藍天及黃土水專室的極低水面鏡面水池,作為進出接待室的緩和空間。接待區與特展室,改造既有廊道為室內接待區與特展室,特展室並活用太平國小豐富文物收藏策劃,結合兒童課程的特展。黃土水專室與路徑,以改善目前校長室外側為廊道藝廊,連結以舊蒸飯室為基地的黃土水專室,而舊蒸飯室的門窗天花板等都要妥善修整,並在低紫外線條件下,優化採光與穿透性,專室外側,準備內院,提供觀者連結黃土水工坊環境意象等等。

未來學校稻田區,會有小徑引導參觀者,沿著孩子們照顧的稻田,進入博物館入口。該小徑也將成為幼稚園學生上下學動線。

校園內有稻田,一直是太平國小的特色,遠近馳名,未來將擴大稻田種植面積,修整周邊設備及動線,讓師生和參觀者,更親近稻田。

小平國小還有學習菜園,也是學校義工協助栽種的美麗隅角,學校未來會更重視體驗教學,把種菜納入課程,菜園周邊,也會作改善,讓視覺更協調。

一個畢業校友的誠意,一座雕塑遺物,黃土水牽引出百年後太平國小的蛻變,真是始料未及,反應了幾個寶貴成果:

1、黃土水生前的想望,在百年之後,獲得理解,並扣接時代變化軌跡,成為珍貴的史實。因為受到台北市區發展版塊位移影響,大稻埕繁華不再,目前,因為黃土水藝術被發現、被重視,大稻埕故事成為現代傳奇。

2、老學長對太平公學校(太平國小)學弟妹的愛心與期待,充分被接收、肯定,並傳承。而《少女胸像》坐鎭守護,讓學長的個人報恩小愛,成為綿延百年的時代大愛,意義深遠。

3、「One Piece Museum 」成為藝術賞析的嶄新態度,就像國際重要古董商,門市展覽始終只有一件展品,而且採預約制,因為酒香不怕巷子深。

4、一生只活35歲的黃土水,客次於日本東京,超過他生活在台北的家鄉,他日思夜想的瑰麗山林、溫暖故鄉、和善鄉親、懷舊校園,都因為「黃土水博物館」的打造,完全復被刻重建,讓人喜出望外,雀躍不已。

6、因為時代觀念改變,年輕人不生不育,少子化發展與影響,老學校的師生人數驟減,太平國小「校園生態藝術博物館」,讓全校師生同感振𡚒,在校長陳、家長會、校友會、義工群,同心協力下,展現校園閒置空間盤點,校園環境整理,整個學校榮耀感十足,對未來發展,寄以厚望,大家動了起來。

7、博物館機制建置。為確保博物館營運原則與永續性,已於校內成立「太平國小博物館典藏諮詢委員會組織與運作辦法」,辦理藏品出借及決議重要典藏品保存研究事務。團隊也已草擬博物館蒐藏政策、典藏管理作業要點、典藏文物保存維護作業要點、庫房與藏品緊急處理作業要點、藏品圖像影音資料使用作業要點、資料授權使用要點、校內外人員調閱太平國小博物館典藏品申請等規章內容,作為未來的發展需要。例如,這回國美館借展《少女胸像》,就透過該機制,非常符合大家心意,水到渠成。

8、藏品數位化與調查研究。目前工作團隊已將500件平面類文物數位化,其中包含一部日治時期學記簿,全頁修復,並加掃描;34部畢業紀念冊全面掃描,在不涉及個資的人像照 外,擷取268張珍貴老照片,未來可望和官方網站共享,提供各領域研究者參考使用。

另外,在研究方面,團隊也已編輯台灣在官設初等學校前的教學活動與學習管道,與現代學校的田園生活-日治時期台灣公學校的農業教育兩篇,與台灣教育及校園環境歷史相關的小論文,作為未來展覽研究基底與志工增能資料。

9、博物館啓動全導課程

今年6月底,太平國小就要實施博物館啓動前導課程,以寓教於樂的校園植物染,暨便當風呂敷工作坊,「打包一份校園帶走」,和孩子們一起回顧基地作為蒸飯室的歷史,展望校園藝術生態博物館的新生。

作者為典藏雜誌社社長

照片來源:作者臉書截圖。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