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秀枝》川俣正 「Destruction」展覽 災難醒思之作

簡秀枝》川俣正 「Destruction」展覽 災難醒思之作
簡秀枝》川俣正 「Destruction」展覽 災難醒思之作

【愛傳媒簡秀枝專欄】自詡為「街頭藝術家」的日籍旅法藝術家川俣正(Tadashi Kawabata,1953-),第一次在台灣舉辦個展,題目叫「Destruction 」」,於7月15日下午正式台北非畫廊開幕,藝術界連聲叫好。

「Destruction」,直接翻譯是「毀滅」,具有災難和重生的雙重意涵,讓思索意外,也關心無常與恆變,是當代藝術的少數派行動。該展覽呈現的是他從巴黎工作室帶來的的系列精華,大約創作於2017年至2021年間。

該展覽作品,都是就地取材的現成木料,在他的創思與巧手下,工地般景況,但亂中有序、畫中埋藏空間概念,對國內觀眾和收藏家來說,都是挑戰,但卻是認識當代藝術邊界與侷限、現成品與未來性的大好機會,培養眼力、增加視野外,更考驗收藏的胸襟與場域。

川俣正來台多次,參觀過蕭麗紅生前的竹圍工作室,對台灣當代藝術發展,頗有期待。2009年簡丹在東京都現代美術館看展覽,遇到正在佈展的川俣正,從毛遂自薦交談、畫冊要求簽名,從此結下不解之緣,長期追蹤與關注,並收藏作品。

為了這個展覧,川俣正來台兩次,2月22日先到台北勘查場地,並作了3場訪談,這個星期,他再次飛抵台北,親自佈展,並在現場實地創作。

好幾個原木色、鳥巢般的迷你小品,鑲嵌在天花板隅角,不但讓人有尋寶的雅興,更讓整個展覽,看起來立體感,饒富風趣;展牆中,氣勢磅薄的大連作,乍看之下,張牙舞爪,但仔細探究,會讓人忍不住佇足冥思;紙本迷你創作,是為這次展覽,現場揮毫的,有如神來之筆,逸趣橫生,準備和年輕朋友結緣的。

川俣正出生在北海道,東京藝術大學博士,父親是礦工,小時候是在一個以礦業為生的聚落中成長,養成他對天災人禍的高度敏感性,同時,那種成長於北海道的環境,讓他的創作,具有堅韌、粗獷、卻透露潛在溫暖屬性的因子。

川候正從很早就開始蒐集災難、事故的剪報照片,那些影像之所以吸引他,是視覺上直觀的衝擊,讓他著迷於意外在尋常中,造成的落差,那種迫使我們與不可抗拒的偶然對視的力量。

1982年受邀參加威尼斯雙年展,他開始了透過附生於建築外部、具有增殖性結構的創作形式,作品直接呈現著他的創作過程。

川俣正旅居巴黎,長年像個空中飛人,在東京、巴黎兩地創作,每年大約會有10個創作計劃,在全球進行,他浪跡天涯,沒有固定助理與團隊,但以藝會友,當地的鄰居、志工,都成為他的合作夥伴,他在車水馬龍的街道旁施工、在湍急的河流上築木橋、高聳樹幹上蓋鳥巢,威儀大樓外牆蓋房子,任憑風吹日曬,既辛苦又危險,常自詡是貨真價實的街頭藝術家。

川俣正原是不婚族,小他20歲的女媒體人,在作完報導,對他傾心不已,主動追求,果然在鐵漢柔情下,他也動心,改變不婚的初心,因此結為連理,目前育有16歲兒子,在巴黎就學成長,將來準備回日本念大學,接續川俣正的跨域多元文化。

他成名甚早,1982年才28歲的川俣正,就受參加第40屆威尼斯雙年展,並連續受邀參與1987年及1992年的第8、9屆卡塞爾文件展,至今仍持續受邀參與重要雙年展,作品在全世界重要美術館展覽,也被廣泛收藏。近2 年並與日本資生堂、東京銀座愛馬仕櫥窗設計。

持續觀緊城市裡不斷循環的新陳代謝,依附某個建築主體創造出意外增生的過程裡,川候正又特別強調「有機」的概念,不管是讓建築物長出瘤,由内而外,或是由外而内冒出原本不該有的量體結構,鳥巢、樹屋、洞穴的出現 ,都是為了讓方正、塊狀的建築體,長成較自然的模樣,強化增生自母體的變異。

例如,2011年日本遭受311海嘯大浩劫,川俣正人在日本,正準備返回巴黎,當時他就一直思考著自己回到定居巴黎後,如何再與那些災區面臨困境與挑戰的國人,維持聯結,於是產生了under the water 的創作契機,該作品直白反映他腦海中所留下災區殘影,從此再延伸出Destruction 的作品。

川俣正說,他的創作並非控訴,僅是客觀陳述對裝置場域環境的敏銳觀察,然後,他準確找到該場域隱藏的特質,並以不夾帶極端情緒的方式提出問題,引導人們看見問題,透過他的作品精神,反射社會情境和人類關係之間的無常和恆變。

例如,2008年他曾以5千個蔬果木條箱在凡爾賽高等建築學院當代藝術中心堆疊創作,外表貌似鑽進的閣樓下身盤據路面的怪物,內部則像個洞穴。他的藝術行動,更多是低調到讓人分不清是作品?臨時性搭建?抑或別有用途的空間。又如1984在東京代官山集合建築設置的 Under Construction ,或是2008年紐約麥迪遜廣場公園的Tree Huts,因為比起張揚的存在,造成立即的刺激,路上的行人,看到習以為常的現實,被打破之後,停下腳步、想個幾秒的反應,更貼近他要的效果。

川候正並非直接述說徹底崩壞的末世寓言,而是給予提示,只呈現出 「建造-毀壞」、周而復始的迴圈中游移的未完成狀態,把原初的美,或是坍毀後恐怖的反噬,都交付給觀者的想像。

無論是即將被拆毀的屋子、改建中的住宅、遭到轟炸的教堂、廣場的紀念柱、大都會的公園、建築外牆、中庭、廊道等,川候正取用可回收木料,以現地製作的方式,介入各種不同狀態的城市空間。

川俣正說,他不是結構專家,選擇木材,連接過去藝術史的訓練與繪畫經驗,專注於自己對周遭世界的感知,成為建造者。這次以 《Destruction》為名的展覽,極具繪畫性,以木板為畫布、木片為筆觸,間或刷上壓克力顏料的創作,乍看隨機凌亂,實則錯落有致。

川俣正 也常把「不喜歡藝術」當作口頭禪,意思是,他希望自己的創作,不要只侷限在藝術領域,而是跳脫藝術既有框架,迎向真正的常民生活,與天也同呼吸。

7月24日是川俣正70歲生日,台北友人特別在展覽開幕前,提前為他慶生,讓他多體驗台灣的人情味,尤其在千里奔波中,稍稍放鬆心情,享受驛動中的片刻溫暖。

然而,透過「Destruction 」展覽的啓示,把握當下,才能讓人生更有價值,這或許也是川俣正帶給大家的思考重點,藝術愛好者與收藏家,不要錯過這個可以養眼力,考驗收藏智慧的機會!

作者為典藏雜誌社社長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