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秀枝》莊東杰情繫港都 互許來年再見

簡秀枝》莊東杰情繫港都 互許來年再見
簡秀枝》莊東杰情繫港都 互許來年再見

【愛傳媒簡秀枝專欄】「德奧光榮之聲 -拉赫瑪尼諾夫經典之夜」,9月30日晚間在高雄衞武營,由台灣新銳指揮莊東杰帶領波鴻交響樂團,以凱旋樂音,凸顯返鄉獻藝的壯闊與榮耀,高潮迭起,留給家鄉父老最深的感動。

從台北、新竹到高雄,莊東杰都展現了樂團指揮的專業與自信,激發出波鴻交響樂團,最富層次的爆發力。

睽違多年的鋼琴獨奏家伽佛利佑克(Alexander Gavrylyuk,1984-),在詮釋拉赫瑪尼諾夫 (Sergei Rachmaninov, 1873 - 1943)《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給人脫胎換骨的感覺,驚艶不斷,把現場情緒帶到至高點。外加3首安可曲,包括布拉姆斯《間奏曲Intermezzo No.2, Op.117》、菲利潘科(Filippenko)《觸技曲Toccata》以及拉赫瑪尼諾夫的《無言歌Vocalise》由佐爾坦柯西斯(Zoltan Kocsis)改編,深情款款,觀眾情緒上衝下迴,湧盪震撼,嘆為觀止。

最後在安可曲作曲家蕭泰然《望春風》樂音中作結,不僅是向台灣前輩作曲家,表達永恆的敬意,也是對台灣朝野,克過胼手胝足歲月的共同回眸。

莊東杰與波鴻樂團,在台一週,連續3場演出,留下鮮明形象,昨晚在港都高雄的最後一夜,離情別緒,頓湧心頭,依依不捨聲中,期待再相會。

高雄衞武營昨天非常忙碌。鋼琴家劉孟捷的鋼琴獨奏會,3點30才開始,才子展藝,欲罷不能,加上3首安可曲,遲遲結束,隨後的演出,改在晚間8時。

一身輕便裝的莊東杰,化身為導聆老師,他肯定衞武營音樂廳的音響效果,該廳設計的獨到,讓指揮與銅管樂手的視覺與音域傳達,更為直接,不再有慢半拍的毛病。

促成該團來台演出,雖然困難重重,但都逐一克服,此行,不只對他本人、更樂團來說,意義不凡。

拉赫曼尼諾夫經典之夜,莊東杰說,拉赫曼尼諾夫的身材高大,達200公分,比起貝多芬身高的158公分、舒伯特155公分、華格納165公分,簡直是巨人。他的身材,與馬凡氏症候群的遺傳病有關,患者的症狀之一就是修長的四肢及手指。

由於拉赫曼尼諾夫擁有一雙大手,左手能輕易按到跨12度的鍵盤,他的作品,因此由他作曲的作品,音域跨度極大,以難度出了名,並非所有鋼琴家都能演奏他的作品。

無庸置疑的,拉赫曼尼諾夫是20世紀最偉大,作曲家之一,他的旋律線條清晰、濃密對位寫作、炫麗的樂曲色彩,非常迷人。

為了呈現拉赫曼尼諾夫樂曲的極致,莊東杰敦聘6位專家,用6套曲目作實驗,找出樂團最合適的安排。於是他把樂手位置,動了手腳,讓第一小提琴與第二小提琴拆開,分別坐在左右第一挑,平常左右上角的低音大提琴,移駕到最後方,銅管樂手排在第二小提琴後方,第二小提琴,緊連著大提琴,而第一小提琴的旁邊,則改排中提琴,竪琴在中提琴後方,那樣的改變,樂手可以用餘光觀察友伴的演出,達到音樂對位效果,使旋律更富美感,更能傳達出拉曼尼諾夫所要的層次感,那樣的新陣容,果然讓聽眾耳目一新。

晚上8時,變裝完成的莊東杰,一身燕尾服,登上舞台,帥氣逼人。被稱為鋼琴三冠王的鋼琴獨奏家伽佛利佑克,打著白領結,也是盛裝出場。對於拉赫瑪尼諾夫《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作品43》,他有備而來,全曲掌握得滴水不漏。

在瑞士琉森湖居任的時光,拉赫曼尼諾夫重拾創作靈感,他先是成功地以柯瑞里(Arcangelo Corelli, 1653-1713) 的小提琴主題,寫下鋼琴獨奏的 《柯瑞里主題變奏曲》 。隨後拉赫曼尼諾夫又將靈感轉往帕格尼尼 (Nicolo Paganini,1782-1840),以著名的 《24首小提琴隨想曲》,第24首為主題,創作該首《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

1934年,拉赫曼尼諾夫僅以一個月的時間,就完成該首長約25 分鐘的變奏曲,同年 11 月7日在巴爾的摩,由拉赫曼尼諾夫親自首演,斯托科夫斯基(Leopold Anthony Stokowski,1882-1977)指揮費城交響樂團,12月24 日原班人馬完成首次錄音。 《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也成為拉赫曼尼諾夫最知名、最受歡迎的樂曲之一。

主題加上24 段變奏當中,有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旋律。例如,第7及第10變奏,引用羅馬天主教的《末日經》(Dies Irae),對於拉赫曼尼諾夫相當重要的主題,在大部分的大作品如 《E小調第二號交響曲》也能聽見。

第18 變奏則擁有讓人悠然神往的抒情旋律,將帕格尼尼的《A 小調主題》,轉位至《降D大調》,也是美國電影《似曾相識》(Somewhere In Time,1980年)等電影音樂的愛用主題。

據統計,拉赫曼尼諾夫生前曾公開演出《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高達46次。自己演奏自己的作品,應該很輕鬆,莊東杰透露,當時拉赫曼尼諾夫已經60多歲,還是擔心最後的快速滑音,因此有人建議拉赫曼尼諾夫喝點小酒,放鬆心情,他就喝了21%濃度的綠薄荷酒,果然效果奇佳,據說,後來只要彈奏該曲,他一定喝綠薄荷酒,該曲的第24段,果然被冠以「綠薄荷曲」。

1939年,現代芭蕾之父米哈伊爾・佛金(MichelFokine,1880-1942)在倫敦柯芬園皇家歌劇院推出舞劇 《帕格尼尼》 (Paganini),音樂採用拉赫曼尼諾夫

的《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進一步將該首變奏曲的聲勢推向高峰。

相隔80年之後,伽佛利佑克不必喝酒,也把該曲駕馭得服服貼貼,有如行雲流水,他的速度奇快,音符表達圓潤清晰,十指奇功,真是出神入化。雙手在鍵盤上,飛快奔馳,音色飽滿,而他的表情,跟著手指變化,賦予表情,時而喃喃自語,時而嘟高嘴型,有如陶氣頑童,讓舞台上兼具音樂與畫面效果。

莊東杰的指揮指令,非常明確俐落,對於《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他心知肚明,主角在鋼琴獨奏家身上,他讓伽佛利佑克盡情揮灑,任他炫技,接受他各種鬼臉表情,帶領樂手,有時以綠葉捧紅花的陪襯角色,有時則直球對決,相互PK,你來我往,他經常拉長脖子,以欣賞的眼光,看著伽佛利佑克的雙手變化,一副不可置信的賞識表情,讓觀眾印象深刻。

約莫半個多小時的《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高潮迭起,讓台下觀眾無不聚精會神,緊繃著神經,深怕漏掉任何一個音符。該曲不只動人,有些曲段大家耳熟能詳,例如,1980年代美國電影《似曾相識》(Somewhere In Time),就曾多次引用該曲的第18變奏段,難怪大家聽起來,覺得熟悉又悅耳。

不親眼看到昨晚的音樂會,不能想像不過睽違幾年,伽佛利佑克彈琴的霸氣,今非昔比,琴藝與藝術理解力,如此精進。

同樣的,如果不是親耳聽到《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作品43》,不能體會帕格尼尼是何等的天賦異秉,在《第24號隨想曲》中,讓包括拉赫曼尼諾夫在內的作曲大師,例如,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1833-1897)、李斯特(Liszt Ferenc,1811-1886)與韋伯(Andrew Lloyd Webber,1948-)等,各個臣服,

採用《第24號隨想曲》,成為作曲藍本,變化出不同風貌,令人嘖嘖稱奇。個人高人一等的拉赫曼尼諾夫如此推崇他,才會以變奏曲的再創作,向帕格尼尼致敬。自古以來,天才惜天才,音樂圈內的惺惶相惜,莫此為甚,讓人感佩不已。

感謝力晶集團執行長詹曼君,為我精選的4排11號的好位置,可以把伽佛利佑克的手型、表情,一覽無遺,連莊東杰若即若離的互動,盡收眼底,看來該場音樂會,兼具視覺與聽覺效果,台北音樂饕客們,跑港都,趕高鐵,絕對物超所值。

今年39歲的伽佛利佑克,琴藝進步神速,其來有自。他在1999年的「霍洛維茨國際鋼琴比賽」時勝出;2000年的「日本浜松國際鋼琴比賽」中,又拔得頭籌;2005年的「魯賓斯坦國際鋼琴比賽」,他同時獲得冠軍和最佳協奏曲演奏獎。那種滿懷詩意的表現,技高人膽大,又能振奮人心,越來越受到關注與歡迎。

伽佛利佑克對於20世紀的作曲家曲目,非常拿手,他錄製了普羅科菲夫的5首鋼琴協奏曲全集,以及拉赫瑪尼諾夫、史克里亞賓的鋼琴獨奏曲,都獲得樂評及樂迷,極高評價。

猶記得2013年,伽佛利佑克與愛沙尼亞指揮家賈維(Kristjan Jarvi,1962-)帶領的瑞士法語區管弦樂團,在兩周內演出了拉赫瑪尼諾夫的所有鋼琴協奏作品。同(2013)年7月,伽佛利佑克應台灣新象之邀,在2天內完成了拉赫曼尼諾夫5首鋼琴協奏作品全集的演出,引為在地美談,也讓台灣樂友對他留下深刻記憶。

聽眾實在太喜歡他了,掌聲雷動,一遍又一遍,他一再出來謝幕,還是澆不熄觀眾熱情,熱鬧氣氛烘托下,果然帶來水到渠成的效果,伽佛利佑克分享了3首安可曲,都很具特色:

第1首,布拉姆斯(Brahms)《降B小調第二間奏曲,作品117 》(Intermezzo no.2 op 117),第2首是烏克蘭作曲家阿爾卡季·菲利潘科(Arkady Filipenko ,1912-1983) 的觸技曲(Toccata)。第3首回到拉赫曼尼諾夫的《無言歌》,由佐爾坦柯西斯(Zoltan Kocsis)改編。首首動聽,尤其第2首《觸技曲》,炫技耍寶,幾乎到了極點,讓現場觀眾樂翻天。

下半場詮釋的是拉赫瑪尼諾夫《E小調第二號交響曲,作品27》。莊東杰深入淺出地分析,開頭沉潛如詩的中心動機,貫穿全曲,在4個樂章中,以不同的姿態或風格出現。

第一樂章,動機簡單,發揮對位及配器能力。第二樂章詼諧曲,莊東杰透過位置調整。讓樂手眼神可以直接交流,展現更好的默契。甚至連低音大提琴的全音符,讓樂團沈浸在合聲變化中。銅管和聲清楚,彷彿後面往前面推,觀眾領受截然不同的感受。

拉赫曼尼諾夫的顛沛一生,有著熾烈深情、浪漫中帶憂鬱的樂思,對後代影響深遠。處於俄羅斯浪漫風潮先鋒的拉赫曼尼諾夫,承接了柴可夫斯基濃烈民族色彩與豐沛音樂語彙,在俄羅斯革命方起的動盪中,創造自己的一番天地。

《E小調第二號交響曲》創作於 1906至1907 年 ,也是拉赫曼尼諾夫人生轉折點,該曲印證了拉赫曼尼諾夫溫潤悲憫、情真意切,淒美又溫暖的生命歷程。

由於他的《D小調第一號交響曲》,於1897 年在聖彼得堡首演失敗,讓他陷人長達4年的憂鬱中,在醫師尼可萊·達爾 (NikolaiDahl, 1860-1939)的冶療才慢慢復原。1901年重振旗鼓,創作《C小調第二號鋼琴協奏曲》,獲得肯定,彷彿盼到一抹曙光。

1904 至 1906年,拉赫曼尼諾夫重新站上指揮台,帶領莫斯科波修瓦大劇院皇家歌劇院,完成了兩個成功樂季。創作、演奏、指揮,拉赫曼尼諾夫徘徊於不同的身分當中。

1906年的他,尚未完全走出創作失敗的影子,期許自己更投入作曲,加上俄羅斯境內政紛擾,因此帶著妻小,搬遷至德國德勒斯登,在那裡,拉赫瑪尼諾夫完成了 《E小調第二號交琴曲》以及交響詩《死之島》 (Isle ofthe Dead, Op.29)。

擁有史詩般的繁複結構,以及高度掌握的交響曲架構,動人旋律,完美體現他的個人風格。 1908 年該曲在聖彼得堡馬林斯基劇院首演,獲得好評,讓拉赫瑪尼諾夫終於重拾交響曲創作的信心。

第一樂章由低音弦樂揭開序幕,小提琴接續發展成織度濃厚的序奏。英國管的獨白後,進入奏鳴曲式的快板,第一主題由中心動機組成,第二主題則是振奮的旋律。發展部擁有暴風般的對比性格,調性隨情緒不斷轉換。回到再現部,中心動機隨著倩感疊加至最激情的高峰,尾奏再次如風強兩驟。第二樂章將《末日經》發展為狂烈璀璨的誠諧曲。性格截然不同的第二主題優美如歌;中段是迅雷般快速的賦格,展現了拉氏精湛的對位技法。

最後,《末日經》再度出現,在銅管齊奏中回歸寂靜。第三樂章為三段體,擁有全曲最難忘,又令人心碎的旋律,句句收藏了典型的拉赫瑪尼諾夫式浪漫。開頭小提琴的上行如旭日東升,牵引出單簧管如怨如慕的歌行,和聲幽微而溫暖。中段在《未日經》的基礎上加入了第一樂章序奏的沉鬱,迎向樂章中最為心馳神往的愁情,並回憶起第一樂章的主題。

第四樂章一掃憂愁,勝利般的旋律,光彩耀人,帶著進行曲與塔朗泰拉舞曲的勁度,前3樂章的樂思,不時回歸。尾奏如同拉赫瑪尼諾夫重拾對音樂與創作的信心,迎向凱旋高峯

當主菜上完,餐後可口甜點,更被期待。頂著「台灣之光」的傑出指揮家莊東杰,再度拿取麥克風,對這回帶領波鴻樂團,在台灣的演出,感到無比欣慰,更是感恩在心,最後以《望春風》作為結束安可曲。

返鄉獻藝的壯闊與榮耀,暫時畫下休止符,然而,意深情重,有了這次首航的珍貴經驗,奠定未來許多可能性,莊東杰微笑以對,他更樂觀其成,彼此互道珍重,也共許來年再見!

作者為典藏雜誌社社長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