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秀枝/費雪與倫敦愛樂翻案音樂情史

簡秀枝/費雪與倫敦愛樂翻案音樂情史
簡秀枝/費雪與倫敦愛樂翻案音樂情史

被暗喻 ,住著心怡情人靈魂的英國作曲家艾爾加(Edward Elgar,1857-1934)的《B小調小提琴協奏曲,作品61》,在茱莉亞・費雪(Julia Fischer,,1984)與倫敦愛樂響弦樂團詮釋下,果然深情款款,如泣如訴,動人心魄。

同樣是知名小提琴家蘇顯達,連說了幾聲好,來形容他的聆賞心得,「內斂、紥實、純淨」。

由俄羅斯籍指揮家尤洛夫斯基(Vladimir Jurowski,1972-)帶領倫敦愛樂響弦樂團,在台北進行第二場演出,也是高朋滿座,全無虛席。音樂會一開始,就是大家期待中的艾爾加,以曲寄情的內心告白,果然,知艾爾加莫若費雪,她用純淨弦韻,輕輕啓開110年前的塵封往事。果然悶燒型的艾爾加,內心深處,總是保有一尊有緣無份的靈魂,唯美浪漫、真切感人。

換上貼身削肩無袖褲裝,平常有運動健身底子的費雪,更顯健康俐落。足足長達50分鐘之久的3樂章曲子,全無冷場。

人的情感是複雜,隨著一生的際遇,與不同經歷會有所改變,艾爾加最有名的一首小提琴曲《愛的禮讚》獻給當時,是獻給還是未婚妻的太太,眾所皆知,也廣被傳頌。

俗云,每一個男人,心底都有一個影子,通常這個影子,絕不是自己的太太,或稱精神情人吧。顯然,屢能作出膾炙人口好曲子的艾爾加,也不例外。偏偏這首寫給情婦的作品,編制、音樂的內容,甚至連小提琴的演奏技巧,都遠遠超過了僅僅3分鐘給未婚妻的《愛的禮讚》,聆聽這首作品時,再與《愛的禮讚》做個比較,凸顯作曲家 表達感情的功力,更洗練成熟,欲語還休,直探靈魂深處。

創作於1910年,介於第一號與第二號交響曲之間的這首小提琴協奏曲,其優美的旋律、龐大的規模與陰鬱感人的內容,成為英國百年來最重要而偉大的小提琴協奏曲。

艾爾加本來就是位優秀的小提琴家,但卻遲至1890年才嘗試譜寫小提琴恊奏曲。但感 情這東西,虛無飄渺又沈重,他寫寫停停,曾因不滿意而銷毀原稿。

1907年,素來仰慕艾爾加的奧國小提琴家克萊斯勒遊說他譜一首小提琴協奏曲,讓他重拾創作之筆。1909年,在倫敦皇家愛樂協會正式委託下,艾爾加加速工作。果然翌年8月正式完成,同年11月10日在倫敦的女王音樂廳首演,艾爾加親任指揮,克萊斯勒獨奏,也因此,艾爾加對外宣稱,把該曲獻給克萊斯勒。

然而,情感是包不住的。除了表面上題獻給克萊斯勒之外,艾爾加又在樂譜扉頁,又以西班牙文留下註記「此處珍藏著靈魂herein is enshrined the soul of ,,,,,」。這行文字,出自法國作家勒沙惹的小說《吉爾・布拉斯》,艾爾加忍不住加以套用。當心事被眼尖的友人發現,艾爾加只承認那靈魂是位女性,至於那位女性,他沒有多說。究竟是情婦小三?或是神交的精神偶像,任著外界去揣摩臆測。

艾爾加的功力與魅力,就在這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