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秀枝》Storm King大師雲集 戶外雕塑收藏勝地

簡秀枝》Storm King大師雲集 戶外雕塑收藏勝地
簡秀枝》Storm King大師雲集 戶外雕塑收藏勝地

【愛傳媒簡秀枝專欄】紐約「Storm King 藝術中心」,是疫後重生最好的走處,占地 500 英畝(200 公頃)的露天雕塑公園任翶遊,藝術與大自然共舞,美不勝收。

「Storm King 藝術中心」,俗稱「風暴之王」,因靠近「風暴之山」而得名,是位於紐約新溫莎的一座露天博物館,也是美國最大的當代戶外雕塑收藏勝地。

該園區收藏了來自全世界知名藝術家,像大家朗朗上口的布爾喬亞(1911-2010)、亨利莫爾(Henry Moore ,1898-1986)、里查·塞拉 (Richard Serra,1939-)、大衛·史密斯(David Smith,1906-1965)、白南準(Nam June Paik;1932-2006)、亞歷山大·考爾德(Alexander Calder,1898-1976)、李奇斯坦(Roy Lichtenstein,1923-1997)、

馬克·迪·蘇韋羅(MARK DI SUVERO,1933-)、甚至包括華裔藝術家林瓔(Maya Lin,1959-)與張洹(1965-),精彩作品,滿山遍野,琳琅滿目,令人驚艷不已。

這是美國企業家拉爾夫·E·奧格登(Ralph E. Ogden)的傑作,他與女婿彼得·斯特恩(H. Peter Stern ),經營Star Expansion Company ,事業有成後,積極做善事,把資金投注在藝術家身上,透過成立基金會,購藏藝術家作品,改善他們生活。

「Storm King 藝術中心」是非營利性質,於 1960 年成立,並向公眾開放。園區景觀和主樓,由景觀設計師威廉·盧瑟福和他的妻子喬伊斯·盧瑟福擔綱設計。後來再由彼得·斯特恩和大衛·柯林斯等重新設計和建造。

談到該園區的階段式發展,就得回首前塵。1958 年初,拉爾夫·E·奧格登 ,從家族企業 Star Expansion Company退休後,購買了位於紐約山維爾的 180 英畝莊園,成為「Storm King藝術中心的第一筆土筆。

浩大園區,包括戶外園區與博物館大樓,是累積多次土地捐贈。隨著時間的推移,Star Expansion Company 營運有成,又捐贈了 300 英畝的土地。後紐約州又捐出2,100 英畝雪松山 (Schunnemunk Mountain)土地,指定作為雪松山州立公園,因此公私用地加總,無比遼闊,保留了紐約「Storm King 藝術中心」一望無際的的視野。

藝術品收藏方面,1960年他向公眾開放了自己的土地,並開始收藏他在歐洲看上的小型雕塑。1967 年,從雕塑家大衛·史密斯手中,購買了 13 件作品,成為該園區的鎭館之寶。

1974年善心主人翁拉爾夫·E·奧格,登謝世,但家族的懿行善德持續。例如,1975 年,馬克·迪·蘇韋羅(Mark di Suvero)的5件不朽作品,免於被拆除和打包,當時彼得·斯特恩詢問藝術家在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展出後,是否可以在該園區展出,結果一拍即合,那拍作品,已成為該園區的核心收藏。

果然,透過基金會運作,而超過一甲子的收藏努力與累積,幾乎把許多20 世紀重要藝術家的雕塑作品,都典藏入園區,藏品的多元與豐富,令人乍舌,迄今已成為全世界當代雕塑家嚮往被收藏的園地,也是藝術愛好者,接踵而來,百遊不膩的勝地,星期假日,更吸引親子的共遊,熱鬧非凡。

已經2年8個月不曾出國,這回鼓起勇氣,戴上口罩、搭乘夜班飛機到紐約,希望見見藝術老友,順便多看看藝術展演活動,自我充充電。

大女兒很用心,為我作妥參訪計劃。顧不得長途飛行,車舟勞頓,一早就租了部車,從紐約曼哈頓出發,往上城走,向北開了約莫1個半小時,抵達慕名已久的「Storm King 藝術中心」。

同時,老天爺非常幫忙,20多度的温度很適合外出,加上,大紐約的天空,一片蔚藍,晴朗舒適,初秋的曠野,極富詩意,夏草已枯,但亁枝未除,留下乾燥花式的餘韻,新迸出的嫩蕊繁花,編織新風情,楓樹更善變,有的整株火紅,像落日餘暉;但不少還是青綠滿枝頭,捨不得褪裝迎新,浩大林園中,松、杉、柏、櫸木、樺樹,蓊鬱高聳,那些叫得出名、叫不出名的花草,已把大地妝點得生氣勃勃。

500英畝的園區,實在太遼闊,再大的作品都不嫌佔空間,而再鮮艶的作品,也不嫌刺眼,環肥燕瘦,應有盡有。起伏的山野,細心呵護的綠野,慢走在如茵草地上,清點來自全世界傑出藝術家的奇發異想,有極簡、幾何、有具像、寫實,不必意會或言傳,在不經意中,藝術作品和浩大地景,融合為一,成為不可分割的世外桃源。

為了因應部分作品的需要,特別鑿一座人工湖,填一堆厚土丘、作一潭流動噴水池,無奇不有,彷彿在款待藝術創作者,讓他們的作品,以最舒服的姿態,擺腰扭臀。而作品與作品的之間的距離、色調、屬性與話題,無一不是考量的重點。

高聳挺拔的鋼雕作品,威武中帶著陽剛氣勢,也有細緻巧妙,展現神來之筆下的婉蜒與柔美,不管遠眺或近賞,都饒富興味。萬物之靈,當然是藝術家創作的主角,但巨獸野禽,也有不少發揮空間。

然而,冷不防的覆布遺體,露出時髦彩色指甲與高細涼鞋,一看就知道是社會事件,那樣的遺體,列入藝術雕塑之林,戶外大樹下一攤,博物館內又一攤,非洲藝術家的黑色幽默,讓人哭笑不得。

而錄像藝術,算不算雕塑,不必等你回答,在博物館室內展區的黑盒子空間,一遍又一遍摸黑播放,也算是當代雕塑,從寬定義,堪稱一絕。

以大蜘蛛,名聞遐邇的法裔美國藝術家布爾喬亞,她一向尖銳處理焦慮、孤獨、背叛、性和死亡等廣泛主題,常令人不安,生前對於有機形式、潛意識和變形狀態,不勝枚舉。

這回在園區,她室內戶外都包辦,博物館內作品是創作於1972年的《72號.無進行曲(No March )》,被喻為最複雜、也最具政治色彩的作品之一,由 1,200 塊單獨的圓柱形大理石和石灰製成,緊湊的矩形呈現,尺寸、顏色和紋理各不相同,並以各種角度切割,沒有一塊高於 14 英寸,堆疊在展間隅角。

那是她當年為了反越戰,以非暴力抗議致敬而創作的。而「無進行曲」則是賦予庶民化普遍的意思,意味著人人都要接受自己是無名小卒,同時必須與成千上萬的無名小卒融合。

至於戶外的《眼》,她創作了四隻眼睛,凝視著起伏的青銅雲,清澈的瞳孔,可以在晚上被照亮。藝術家以凝視處理畫作,是對他人注視,也有一種被注視的渴望。布爾喬亞生前常說,眼睛是真理的隱喻,從不說謊,這就是她所追求的。

自草創以來,「Storm King 藝術中心」一直致力於場地管理和周圍景觀山丘、草地與森林維護。華裔才女林瓔(Yama Lin)曾創作《越戰紀念碑》,一砲而紅,她也參與該圍區的地景打造。她精心塑造下7 排長長草浪,依起伏地形所創造,綿延高高低低的丘陵,茂密青草和高聳林木,覆蓋其上,整個園區看起來,有股綠浪翻風的浪漫與祥和,自然、舒暢與清新,盡在不言中。

其實,綿延起伏的7大山丘,本身也是最親近大自然的雕塑作品,同時,也為每件不朽的藝術作品,提供了完美的環境鋪陳,相互輝映,把露天雕塑公園,再賦予綠色地景,讓造化成為最直白赤裸的創意來源。

美國藝術家馬克.迪翁(Mark Dion ,1961-)的作品是,現場站使用金屬雨水收集容器作為其結構。馬克.迪翁於 1990 年代初,開始創作功能性戶外實驗室作為藝術品,此後創造了許多與該項工作類似的成果,每個成果都對其周圍環境和背景敏感。

該作品的內部空間,包含科學發現所需的工具, 是生態學家、自然歷史學家和戶外運動愛好者的聚集地,也成為園區生態上的一大特色。

韓國藝術家白南準的《 等待不明飛行物》 ,是一部由三部分組成的作品,具有白南準室內人工景觀的典型元素:分散的電視、電視控制台的鑄件和佛像,等待不明飛行物是藝術家極少數戶外雕塑之一,彌足珍貴。

白南準是位先鋒視頻和表演藝術家,以技術的實驗而聞名於世。1960年代初,他開始在藝術中利用電視,1963年展出了他最早的「電子繪畫」— 帶有圖像的電視機。他那個時期的互動視頻作品,為觀眾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視覺體驗。在隨後的幾十年裡,白南準以他的電視機裝置而聞名,電視機裡裝滿了各種物體或堆疊的視頻監視器,顯示詼諧、或令人眼花繚亂的抽像圖像,在白南準的作品中,電視經常代表當代美國的風景,在現代社會中扮演著神社般的角色。

不過,安裝在戶外, 等待不明飛行物 具有額外的意義,提出了關於技術與自然之間關係,此時此刻看來,成為無法回答的問題。值得一提的是,中國藝術家張洹(1965-),創作於2007年的作品《三足佛》,頗為怪異,是觀賞者的好奇所在。

該作品與佛教哲學和儀式,以及張洹本身的觀念有關。《三足佛》一座高 28 英尺、重達 12 噸的銅鋼雕塑,代表一個龐大的三足人物的下半部分,其中一隻腳擱在一個八英尺高的人頭上,似乎是從地球中出現,或沉入地球。

該作品由9個銅「皮膚」組成,每個部分都有一個內部鋼電樞,用螺栓和焊縫固定在一起。而《三足佛》的腿 ,起源於2005年張洹在西藏旅行時,遇到的青銅佛像碎片,非常接近模型,雕塑的臉—只能從鼻孔向上看到,其實是他的自畫像。

張洹把自己融入創作中,就像他在 1990 年代,以自己的身體為主題一樣,當時他以行為藝術表演而聲名鵲起。 《三足佛》進一步暗示了表演和在銅表面上的穿孔,以及艙口製作雕塑的過程。

張洹設計了這些艙口,以提供進入雕塑內部的通道,以便在內部燃燒香火,由此產生的煙霧,通過佛陀腳趾上的孔隙,以及頭部張開的鼻孔,和眼睛散發出來,既寫實又富想像力。該作品係由他本人與佩斯(Pace )畫廊共同捐贈。

美國不愧是泱泱大國,Storm King 不過是私人基金會,卻展現大國中的大氣魄,令全世界嘆為觀止,也羡慕不已。

作者為典藏雜誌社社長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