簷上紅瓦修舊如舊 惜物相傳的匠人匠心

《簷上紅瓦修舊如舊 惜物相傳的匠人匠心》由三立電視台,黃琲茹,魏國旭製作,獲得第六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專業組影片短類優等獎
《簷上紅瓦修舊如舊 惜物相傳的匠人匠心》由三立電視台,黃琲茹,魏國旭製作,獲得第六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專業組影片短類優等獎

傳統合院,隨著時代更迭,從尋常街邊風景,逐漸變成你我記憶中的懷舊美好。古厝修繕的建築工藝,在都市叢林中,不僅相對少見,正統的修繕工法,匠師卸除層層磚瓦後,會一片一片仔細清潔,檢視破損情況,盡可能沿用建材,除了避免不必要的浪費,也體現老一輩惜物愛物的堅持。古宅修繕的匠人匠心,走過瓦上四季,檐下人生,在求新求快的現代社會中,重現修舊如舊的工藝之美,古宅修繕技術,不僅已是文化部認證的傳統匠師之一,匠人延續專業技藝的同時,也讓老宅合院的溫暖記憶相傳永續。三立黃琲茹,魏國旭的作品「簷上紅瓦修舊如舊 惜物相傳的匠人匠心」,深入追蹤報導,獲得第六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專業組影片短類優等獎。

評審表示,父傳子的手工瓦作技藝,傳承的不只是技藝,還有職人精神。報導具體呈現古厝修繕的各種細節,讓閱聽人學習到紅瓦片有分陰陽,屋脊棟頭也各有形式,分寸之間都是結構學,體現先人智慧的用心,讓冬寒夏曝的紅瓦磚下人生,份外令人尊敬與佩服。選題與敘事表現俱優,老宅生命的延續,是傳承、是生活、更是文化。由於場景單一,老屋是主體,工藝展現是核心,建議鏡頭運用可再細緻些,例如工匠技術的細節、敲打的現場音、勞動者的表情、汗水、甚至工作中間的休息身影等,讓整則報導不僅有資訊的填塞,還有真實人味的展現。另外,對時間與環境的描述也不足,例如,若能有從白天到夕陽西斜父子工作的身影,會讓影像更動人,閱聽人也較有喘息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