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球運動傷害(下)

發生籃球膝關節的運動傷害時,在急性疼痛腫脹時期應以急性傷害處理原則的保護、休息、冰敷、彈性繃帶與抬腳預防腫脹( PRICE)為主,到了亞急性時期與慢性時期才可以逐漸恢復活動、接受復健與在防復員或醫師的指導下開始訓練,至於治療效果如何 ?能恢復到甚麼能力 ?要視傷害的程度而定。
半月軟骨破裂通常經過休息與復健後如果改善仍有限,利用關節鏡手術來進行修補或修整是可能的必要選擇。提供膝關節靜態穩定度的前後十字韌帶受傷後,利用大腿伸肌與屈肌的肌力訓練來增進動態穩定度是最重要的方法,利用本身的部分髕骨韌帶或半腱肌腱來重建前後十字韌帶是個選項,但伸肌與屈肌的肌力訓練仍然是成敗關鍵。
曾有位籃球國手前十字韌帶斷裂,經過韌帶重建後一年重返國手行列,其主治醫師非常興奮地希望以關節鏡複檢來報導其成功的手術,手術中卻發現重建的韌帶卻又已經斷裂,其運動能力的恢復其實是依賴大腿肌力訓練得比正常側肌肉還有力的代償結果。
排名第三的籃球運動傷害部位是髖關節與大腿,撞擊肌肉瘀傷與股四頭肌或大腿後側倉鼠肌的肌肉撕裂傷是許多人的共同經驗,因肌肉摩擦在股骨大轉子的肌腱發炎或彈響腿也非罕見,在骨骼尚未成熟時的腸骨前上棘與前下棘( ASIS, AIIS)則容易產生撕裂性骨折。後者常見發生在青少年,下課十分鐘來不及熱身拉筋就想上場衝鋒陷陣,悲劇就會發生。
排名第四的籃球運動傷害部位是手與腕,手指頭吃蘿蔔乾是指手指間關節受到撞擊產生關節囊與側韌帶受傷腫脹,但是必須小心是否合併指骨骨折、關節脫臼、伸肌肌腱斷裂或撕裂性骨折,因為能否及時診斷後輔以指套護具固定或手術復位治療,都是恢復良好功能的必要條件。
手腕的傷害因為八塊掌骨的結構特殊,橈尺骨相互關係與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 TFCC)組織複雜,診斷相對不容易,反覆找專家確認是必要的,需否手術治療也須審慎評估。
排名第五的籃球運動傷害部位是頭、臉與頸,筆者曾在球場親見球員被絆倒後後腦杓撞擊地面,立刻失去意識並全生抽慉口吐白沫,幸好在正確處理後恢復健康,但是過去也曾有報導有球員在球場腦震盪後急救不及的憾事,因此所有籃球員皆應自我提升以具備有急救處理的能力,這是對保護彼此的重要保障。打籃球因卡位護球,肘擊常會造成臉部尤其眼睛與皮膚的受傷,眼鏡則常為切割傷害的殺手。另外牙齒可能被打斷,顴骨也可能骨折,因此職業籃球員在臉上帶著各種特殊設計的護具很常見。而頸椎的傷害永遠不應被忽略,因為處理不當可能會造成下半身癱瘓的嚴重後果。
說來籃球運動傷害蠻多蠻可怕的,籃球員應該要特別預防傷害才是正辦。
(作者林啟禎現為國立成功大學特聘教授暨成大醫學中心骨科部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