籌募巴生靜思堂建設基金 慈青發起"萬粽一心"義賣

農曆五月初五慶端午,又是紀念古人屈原、家家戶戶吃粽子的時節。吃一顆粽子很容易,但是要包好一顆粽子卻需要多年的經驗。雪隆慈青發起「萬粽一心」活動,義賣粽子為巴生靜思堂籌募建設基金。

「哎唷,太軟了,心太軟、心太亂。」

和年輕人共事時間長了,師姑師伯的心境也變得年輕許多。馬來西亞雪隆慈青啟動「萬粽一心」義賣活動,籌募慈濟巴生靜思堂建設基金。慈青 潘禮恩:「甘願做,歡喜受,就是如果你甘願做一個東西,其實是拿來做善事的話,就是來幫助更多人,其實自己會感到有法喜,很開心,然後那個開心是很長久的。」

慈青 陳衍愷:「因為我自己一個人在外面生活,我需要找一個團體,它可以幫我注入正面的能量,同時我可以學習一些學術性的知識。」

慈青慈懿團隊在雪隆幾個地點設立裹粽廚房。不僅為義賣一萬顆粽子衝刺,也是料理經驗、作業流程、傳統裹粽技術的傳承。慈濟志工 劉穎凡:「年輕人他其實真的是很棒,只是因為這些裹粽子需要技巧和經驗,那年輕人這方面就是很缺(乏),但是很感恩師姑師伯,就是撐起這個裹(包)粽子的重任。」

懿德媽媽 魏碧華:「我們也想說,藉此讓更多的資深的學長姊,包括這些年輕人,可以看到爸爸媽媽他們那種的使命感,他們能夠體會得到,為什麼爸爸媽媽他們願意,這樣子地來付出。」

傳統粽子的準備工序非常繁瑣。粽葉、栗子、香菇和糯米等食材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細心處理。年輕人願意來學習承接這傳統文化,實在難能可貴。慈濟志工 謝美玉:「雪隆區都這麼護持慈濟巴生靜思堂,為我們慈濟巴生靜思堂來義賣,真的,我們是很感恩的,很感恩的。」

目前眾志成城正在籌建中的慈濟巴生靜思堂,是雪隆地區第二座「心靈加油站」,更是當地民眾未來的「心家」。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端午獻禮送祝福 內湖慈濟志工關懷員警
援助花蓮賑災 鹿港麵線糊店捐一日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