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酵菌酸跟「米」沒關係!4條件成毒素溫床,專家點名3類食物別亂吃


「寶林茶室」食品中毒案目前已經造成多起患者肝、腎衰竭,甚至釀成2例死亡,而死者及患者身上驗出「米酵菌酸」,引起全台灣對這個毒素的關注。原本鮮為人知的米酵菌酸由於名字裡帶有「米」字,有些人難免擔憂起未來會不會連吃米飯、米製品都潛藏嚴重食安風險?

米酵菌酸跟米無關!農糧署為國產米澄清:翻譯問題

不再讓無辜的台灣米替進口澱粉揹黑鍋,農糧署對此於臉書詳細解析,其實「米酵菌酸」僅是「Bongkrekic Acid」的翻譯名稱,與米並無直接關係。而台灣的市售米多會在收穫後半年內銷售完畢,建議購買有取得產銷履歷 、CAS 及有機驗證之包裝食米,或米粉、粿條等製品,才能吃得安心。

米酵菌酸不是米酵菌產生的,真正禍首是「椰毒亞型」唐菖蒲伯克氏菌

另一方面,米酵菌酸這個毒素並非由「米酵菌」所產生,產生該毒素的菌種為「椰毒亞型的唐菖蒲伯克氏菌」(Burkholderia gladioli),並不是專指米會有這種菌種。

農業部農試所助理研究員蔡佳欣、主秘謝廷芳受媒體訪問說明,在台灣雖然可於土壤、枯枝落葉等環境發現唐菖蒲柏克氏菌的蹤跡,且台灣環境現存的唐菖蒲伯克氏菌也已長達20年以上,但這些唐菖蒲伯克氏菌,並不會分泌米酵菌酸,台灣農產品安全無虞。

米酵菌酸產生「4條件」恐成毒素溫床

真的會產生米酵菌酸的「椰毒亞型」唐菖蒲伯克氏菌,過去僅在中國、印尼、莫三比克等第被發現過,建議可從食物的原料來源進一步探查。台大毒理學研究所教授姜至剛認為,椰毒亞型唐菖蒲伯克氏菌通常都是在保存不當、發酵的椰肉、玉米澱粉、木耳、銀耳等食品中被發現發現,純米製品、米飯反而未曾發現過,目前台灣直接把椰毒亞型唐菖蒲伯克氏菌分泌的毒素翻譯成米酵菌酸有些不妥。

唐菖蒲柏克氏菌在「中性酸鹼值(pH 6.5~8.0)、常溫(攝氏26~32度)、高濃度油脂(特別是油酸含量)、食鹽濃度小於2%」等4大環境條件中,容易生長、合成米酵菌酸,反之,低溫、高濃度食鹽、和醋酸等條件,較能抑制米酵菌酸的產生。國立中興大學生物科技學研究所教授孟孟孝受媒體訪問建議,民眾盡量少吃「低酒精度、低鹽度、偏中性酸鹼值」的發酵食品或飲品,同時注意食品的保存條件,乾式保存優於濕式保存,低溫保存優於常溫保存,較能確保食安。

印尼「椰子天貝」曾釀米酵菌酸中毒!專家:3類食物少吃

有吃素習慣的民眾一定對發酵製品「天貝」不陌生,這是印尼傳統料理的重要菜色,其實過往有一種是由椰子渣發酵而成的種類,也曾受米酵菌素影響,成為致命料理!1895年印尼就有民眾因此食物中毒喪命,因應食安關係,如今的天貝主要由黃豆發酵而成,而椰子渣製成的天貝在市面上幾乎已經絕跡。

此外,中國的米酵菌酸中毒案例,則曾出現在東北地區用來製作麵包、麵條的發酵玉米產品中。孟孟孝分析,米酵菌酸可能出現在許多發酵情形不良(多數為家庭自製產品)、鹽濃度低、油脂量高、和食品保存條件不佳的食品中。台灣家庭自行烹調米飯、米粉等被汙染的機率極低,不需要過度擔心。


快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讓我們守護你每一天的健康

延伸閱讀:


原文引自:米酵菌酸跟「米」沒關係!4條件成毒素溫床,專家點名3類食物別亂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