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醫療+多專科團隊合作,讓大腸直腸癌療效最大化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大腸直腸癌治療團隊

上個世紀的癌症治療,醫師們發現同樣的藥物用在不同病人身上,治療效果卻好壞不同。隨著醫療科技進展、對基因檢測能力的進步,透過一些生物標記(Biomarker),可以將同一種癌症的病人進一步區分成不同族群,給予各自適合的藥物,期待每位病人能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這就是精準醫療(Precision medicine)的精神。

 

由於大腸在胚胎發育的過程中是由早期胚胎的中腸及後腸發育融合而來。經由多年的研究後發現,原發部位在左側或右側大腸的轉移性腸癌不管在臨床表現、預後、對治療的反應,都有明顯的差異。如右側大腸預後較差,對藥物治療反應較差,因此在治療上建議使用的藥物治療與左側大腸不同,右側大腸建議優先使用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Anti-VEGF)藥物治療,左側大腸建議優先使用抗表皮生長因子受體(Anti-EGFR)藥物治療。

 

如果是早期大腸直腸癌,醫師在第二期大腸癌病人術後,會檢測病人是否帶有 MMRmismatch repair)基因的突變,依據結果評估病人是否需要接受輔助性化療,或是建議考慮使用免疫治療。但若是晚期大腸直腸癌,隨著基因檢測結果的不同,也會有相對應的各種醫療建議與不同的藥物治療方法 (詳見P127-P129)

 

多專科團隊的合作應用讓療效最大化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的大腸直腸癌已採用多專科團隊合作,讓治療效果達到最大化。以直腸癌來說,若單純只有手術治療,仍有3050%局部復發的機會,一旦有局部復發,不僅病人痛苦,而且這些臨床症狀又很難治療。此外,病人最在意的是為了完整切除腫瘤,不得不切除肛門口,產生術後合併有永久性的人工腸造廔。所以醫師會推薦病人接受直腸癌的多科整合治療:手術前合併放射及化學療法,盡量讓術前治療效果最大化,其主要目的就是降低局部復發的風險及增加肛門保留的機會。

 

從花蓮遠到和信治療的王先生就是接受多專科團隊合作的治療的病人。現年52歲的王先生在45歲工作、生活都如日中天的時候罹患直腸癌,讓他從天堂掉到地獄。初診斷時臨床期別是第三期,先接受放射線合併化學治療縮小腫瘤後才手術,手術後的病理期別為第一期。手術後繼續做化療,總共完成12次的化學治療。

 

雖然王先生住在花蓮,但在檢查出直腸癌的隔天,他就到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報到。因為他跟多數的病人一樣,經過詢問、調查之後,多數人建議他到和信醫院找陳建志醫師,更幸運的是,第一次就成功透過網路掛到陳醫師的門診。而第一次門診,陳建志醫師就花了45分鐘詳細說明目前的狀況、醫療計畫、未來可能的治療方式等等,雖然當下的他聽不進去幾個字,但是從小到大從來沒有一位醫師會花45分鐘為他看一個門診!於是王先生從焦慮到放心、信任,之後配合各專科的醫療團隊人員完成整個治療過程。

 

本文摘自《全彩圖解 大腸直腸癌診治照護全書》(原水文化出版)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大腸鏡檢查,降血壓、降血糖等慢性病藥物能服用嗎? 專家解答:這3類須注意
女性朋友除乳癌之外,也要關心大腸癌,排斥大腸鏡檢查多半都是這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