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齊聚一堂 中興大學舉辦懷璧獎交流會

(觀傳媒中彰投新聞)【記者廖妙茜/台中報導】中興大學秘書室與研發處日前首次舉辦「懷璧獎得主交流會」,在詹富智校長主持下,邀請歷屆懷璧獎得主與獎項創辦人、興大前校長中研院李德財院士與捐款人財團法人煦陽温和大地教育基金會温若芬執行長交流對談。
(觀傳媒中彰投新聞)【記者廖妙茜/台中報導】中興大學秘書室與研發處日前首次舉辦「懷璧獎得主交流會」,在詹富智校長主持下,邀請歷屆懷璧獎得主與獎項創辦人、興大前校長中研院李德財院士與捐款人財團法人煦陽温和大地教育基金會温若芬執行長交流對談。

民國102年李院士募集近1500萬元創辦懷璧獎,用來獎勵45歲以下具研究潛力的優秀年輕學者,至今已選拔出39位得主。去年8月詹富智校長上任後,接棒傳承對傑出年輕學者的支持,積極為懷璧獎募款,今年3月獲温若芬執行長響應支持,捐款500萬元,應經系林英祥學長也允諾捐款15萬元美金,李前校長更慷慨加碼100萬元,未來8年懷璧獎的資金皆已到位。

興大詹富智校長表示,獲獎者皆為各領域佼佼者,獲頒懷璧獎後,陸續榮獲國內外重要獎項,如國科會傑出研究獎、國科會吳大猷先生紀念獎、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未來科技獎與國家新創獎等。今年興大共有四位學者獲得國科會傑出研究獎,排名全國第四,其中有兩位同時也是懷璧獎得主。懷璧獎選拔十分嚴謹且競爭激烈,能脫穎而出非常不易,希望大家持續努力,為興大爭光,也讓興大越來越好。

李德財院士指出,初任校長時,在四位初中同學的支持下,以「1964級大同初中12班」的名義捐助500萬元創立懷璧獎,之後持續募資至1500萬。今年4月他更送給自己一份75歲生日禮物,即是再次捐款100萬元,希望延續當初創辦獎項的理念。有機會與得主見面,他相當高興,也鼓勵年輕學者,背負更多的責任,作為其他同仁的表率。

温若芬執行長為興大校友,她表示,財團法人煦陽温和大地教育基金會創立的目的即是希望能回饋社會,並長期致力於協助大學教育優質化,詹校長上任後治校非常用心,基金會願意與興大一起扶持有潛力的年輕學者,提供他們精神與經濟上的支持,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

興大宋振銘研發長為懷璧獎103年得主,他表示,要達成「台清交成興」的目標,除了興大百年底蘊之外,人才的投入與努力更為重要,感謝李前校長與詹校長營造出優質的校園氛圍,形成正向的良性競爭,此次交流會十分難得,也希望未來能持續舉辦校內傑出優秀表現同仁聚會,促成跨領域的認識、互相啟發。

106年得主物理系林彥甫教授表示,他的研究專長為半導體製程領域,加入興大時算是從零開始,一開始的挫折感不小,申請國科會計畫大型儀器也非常不容易,在反覆的申請回絕中,挫折感不斷衝擊。懷璧獎對於萌芽教師來說,是很大的鼓勵,讓年輕老師有勇氣挑戰未來。

107年得主環工系林坤儀教表示,對於懷璧獎他心存感恩,得獎是對過去的肯定也是對未來的激勵跟鼓舞。109年得主土環系劉雨庭教授認為,懷璧獎有助於增加老師對學校的向心力,同時也鼓勵年輕老師把研究做得更深入,強化為校爭光的責任感。111年得主中文系蕭涵珍副教授坦言,研究的過程中難免失去信心,懷疑所走的道路是否正確,懷璧獎就像是很溫柔的心靈慰藉,是一劑強心針,強化投身學術研究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