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進研習工作坊 拓展生命體驗

生命教育推動特色學習典範分享
生命教育推動特色學習典範分享

為了增進高級中等學校與大專校院推動生命教育知能與交流,教育部今明兩天(13、14號)辦理「113年大專校院暨高級中等學校生命教育精進研習工作坊」,透過分享具體做法與案例,結合體驗與在地歷史踏查,鼓勵與觸發各校在規劃生命教育活動與課程的可行融入方式。活動手冊可至教育部生命教育全球資訊網下載參閱。

 

本次二天一夜活動規劃包括生命教育推動特色學習典範分享、校園文化推廣與深耕分享(含生命教育微電影獲獎團隊分享)、臺灣生命教育意象館整體介紹、生命力跨域體驗學習、用音樂來說故事、在地化生命教育探索學習、綜合座談等活動內容,從個別教師、團隊合作、校園文化營造、進而走入社區與社會,看見生命教育推動著力點的無限可能。

 

教育部專門委員許慧卿歡迎來自全國大專校院及高級中等學校師長們參與本次活動,並鼓勵師長們在科技時代浪潮下,保持終身學習的熱情,持續陪伴學生成長,同時也要用健康的身心面對每次的挑戰,教育部也會當大家最堅強的後盾;南華大學校長兼教育部生命教育中心主任高俊雄則表示,體現生命教育最好的方式就是「靜」與「動」,愈是忙碌或心煩意亂的時候,可以透過正念靜坐或適時運動,從專注的過程,釋放與抒緩身心壓力,人生方程式也會得到最適解答。

 

本次活動體驗特色含括-「臺灣生命教育意象館」,讓大家從生命誕生歷程,透過VR虛擬實境感受自我的告別式,啟發從幸福快樂到好好說再見的生命教育反思;邀請玫瑰墓樂團進行表演,並由主唱臺南市立醫院急診部蘇世揚主任分享在急診室所見的人生百態與體會;安排吳家養蜂場、文魁宮、成都旅社的在地文化與歷史踏查,從體驗職人精神、社區營造與地方創生,體會與發現生命教育其實就在生活中的每個細節與瞬間。

 

活動並邀請曾獲生命教育特色學校表揚的大專校院及高級中等學校,就校園推動生命教育的特色與文化形塑經歷進行分享。其中生命教育特色學校-臺北海洋科技大學林俊彥校長分享校園推展生命教育與服務學習課程與活動,並結合特教中心、學輔中心、通識教育中心共同推動的經驗。新北市立永平高中沈美華校長分享透過課程與體驗活動,為孩子建構生命藍圖,議題融入校定必修「溪州川流學」公民倡議行動,以及多元選修「永續城鄉」課程,結合在地與永續,從永和出發,思考如何讓居住的城市更好。

 

生命教育特殊貢獻人員-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張淑美教授以「大家一起來,教育會更好,生命更有意義」,分享生命教育的發展歷程、生命教育課程設計面向與模式;生命教育績優人員-新北市立板橋高級中學蔡玫芳教師則於閱讀課程帶入生命情懷,推動語感、靈感、手感、美感與共感的「有感的跨域國文課」,透過12篇貼近孩子們生命情調的著作,以文學為鑰,開啟生命之鎖,踏入心靈深處的花園。

 

另外,生命教育微電影競賽-110年銀牌【Akong】團隊,由亞洲大學陳宜琳同學分享從原民文化、自我認同、親子互動與溝通等面向,鼓勵家人間的愛要即時說出;112年銀牌【浪止之時】團隊,由新北市立中和高中蔡尊堯同學分享紀錄片的拍攝,希望大家理解並加入關懷流浪動物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