粿條恐慌不斷!醫揭「產毒」關鍵嚇:廚師做了什麼

寶林茶室「米酵菌酸」事件嚴重,衛福部也建立「寶林茶室食品中毒專案」力追肇因,28日首次驗出米酵菌酸後,衛福部開始大動作調查,除了向其他通報案例索要檢體,也全面抽驗店家食品,不過卻都未檢出米酵菌酸;對此,胸腔科名醫師蘇一峰透露米酵菌酸的產生有先決條件。

除了檢驗通報個案,衛福部也對店家食品抽測,不過檢驗至今,包含香蘭葉、粿條醬油及老抽等均未驗出米酵菌酸,其中粿條檢體分別為現場帶回(3月23日才進貨的)、供應廠、供應廠下游;雖未驗出,王必勝認為「粿條」仍是最有可能造成這次食物中毒的食材,推測可能只有當時店內的該批粿條受影響,而且已經用完,相關部門除了持續檢驗外,檢方也正積極偵辦中。

▼寶林一案,讓大眾對粿條十分害怕。(圖/東森新聞)

對於依然成謎的中毒來源,胸腔科名醫師蘇一峰在臉書上發文表示,米酵菌酸產生有先決的條件,通常需在油脂的中性溫暖環境中1、2天,所以如果是「先炒好粿條,擺一天再拿出來賣」,就符合這項條件。

蘇一峰根據這點關鍵,認為「就算冷凍的粿條有菌,只要拿出來炒完馬上食用還是沒有毒」,讓他不禁質疑「代班的廚師做了什麼」,讓網友看了驚呼「這個很關鍵耶」、「代班的越南廚師真的很怪,案情不單純,應該要好好調查」。

▼蘇一峰醫師發表自己的看法。(圖/翻攝自蘇一峰 臉書)

不過,也有網友詢問「不是說高溫無法滅毒嗎」,有知悉者回應「平常冷藏冷凍,製作餐點才拿出來煮就沒時間生產毒素」、「發酵時間不夠久也產生不了那毒素」。

寶林中毒案事態嚴重,截至今(31)日17時30分,累積共31例個案,其中2名死亡、5名住進加護病房、3名住進一般病房,其餘21人返家休養;而2名死者,為39歲呂姓男子,食用炒粿條及香蘭葉飲料後,因嚴重敗血性休克導致死亡;另名為66歲楊姓男子,用餐後也出現不適,因猛爆性腎、肝衰竭宣告不治。

▼貼文一出,引來許多網友熱議。(圖/翻攝自蘇一峰 臉書)

在28日首次驗出「米酵菌酸」後,衛福部定調事件方向,開始大動作調查,並向其他通報案例索要檢體,目前除了先前2名死者、6名住院個案檢驗陽性,寶林「A13店」通報案例另13名未住院者中,也有4位驗出米酵菌酸,剩餘9位檢驗中;至於寶林「饒河店」通報案例,目前已檢驗2名結果為陰性。

(封面圖/非當事店家粿條/東森新聞)

更多東森新聞報導
新/未住院者也陽性!寶林案再增4人驗出米酵菌酸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 新北增1例三重婦就醫後返家
住院照曝光!女星吃海鮮「淋巴腺腫脹」 男友食物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