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砲當心!有這四種皮膚變化恐怕中了 羅一均:生殖器可能會有「猴痘」

記者陳書璿/綜合報導

根據《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由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科學家領導,探究去年4月27日到6月24日這段期間16個國家的528起猴痘確診病例。研究者指出,該研究試圖證明猴痘並非傳統意義上的性傳染病,而是可以透過身體上任何類型的密切接觸而感染。不過,絕大多數猴痘的傳播都與性行為有關。

圖/截圖自YouTube-疾管署官方頻道

研究的第一作者索恩希爾(John Thornhill)在聲明中補充,截至目前為止,絕大多數猴痘的傳播都與性行為有關,主要發生在從事男男間性行為者身上,但不限於此。

不僅是國外,國內也首現2起猴痘(Mpox)「本土病例」,疾管署示警社區感染風險上升,隨後增列疫苗建議接種對象。疾管署還為此拍攝衛教影片,公布感染者的皮膚病灶,也呼籲民眾近期勿與不特定人士發生親密接觸。

目前國內2起本土猴痘個案所在地一北一南,看似無關聯,專家擔心已有「隱形傳播鏈」。感染症專家、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推測,這是有可能的事情,如果兩人查無關係,代表各有感染源,顯示病毒至少潛伏在2個區域或更多地方。有些人感染猴痘不會察覺身體長出水泡,或是明明知道自己有水泡,卻沒意識到可能是猴痘,因此大家必須提高警覺,危機意識對防疫來說至關重要。

圖/截圖自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網站cdc.gov

其實,猴痘疫苗原先建議接種對象僅限於操作猴痘病毒的實驗室人員,近期官方更擴大至操作正痘病毒屬的實驗室人員與猴痘確診者有性接觸者6個月內有高風險性行為者(如多重性伴侶、性交易服務者、於營業場所發生性行為者、性病患者等)。18歲以上可採皮內注射,所需劑量為皮下的1/5,但嚴重免疫不全者或蟹足腫病史者,則建議接受皮下注射。

副署長羅一鈞在疾管署的衛教影片中提醒,今年2月開始,國內陸續出現本土猴痘病例,主要透過人與人的親密接觸傳染,民眾須提高警覺,避免與不特定人士發生親密接觸,若在生殖器或其他部位出現皮膚變化(如水泡、丘疹、膿疱等),合併發燒、淋巴腺腫大等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接觸史和旅遊史。

根據疾管署的資訊,猴痘症狀和天花相似,但病情較輕微,包括發燒、畏寒、出汗、頭痛、肌肉痛、淋巴腺腫大(耳周、腋窩、頸部或腹股溝等處)、倦怠。發燒1~3天後出現皮膚病灶,通常從臉部蔓延身體其他部位,四肢比軀幹更常見。

皮膚病灶出現後,會依斑疹(macules)、丘疹(papules)、水泡(vesicles)、膿疱(pustules)階段變化,最終結痂(crust)脫落,嚴重病患疹子數目可達數千,症狀可能持續14~21天,多數個案可在幾週內康復,兒童及免疫功能低下者較容易發生重症,併發症包括繼發性細菌感染、肺炎、敗血症等。

延伸閱讀
台灣陷猴痘危機!自我防護要做足 營養師:這三種維生素不能少!
指揮中心:猴痘疫苗增購1萬劑 與確診者性接觸、高風險性行為可接種
設防火牆!猴痘疫苗「增2類人可打」 高風險性行為者成主要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