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極一時的台灣花車文化,當代經營面臨哪些挑戰?【獨立特派員】

發源於八○年代 台灣花車文化過去有多風光?

舞台車業者林有仁小時候曾經跟著爸爸從事電子琴花車產業,40多年前,中南部地區廟會、喪事場合都可見電子琴花車陣頭。車上除了有藝師彈琴,還有歌手演唱,在當時是非常熱門的民俗文化表演。

林有仁回憶過往的榮景,一天會有20、30場活動,有時候做晚會做完,收拾好,回到家已經12點多。洗完澡後,人家又要請五年王爺。半夜一點,叫兩點要到場,整晚都無法睡覺。

電子琴花車沒落之後,林有仁曾經從事工地流動攤販數年。九○年代末期,有業者將貨櫃車改裝成舞台車,短短30分鐘,一台貨車就能展開變成一個大型舞台,比電子琴花車更吸引人,一時在全台火速流行,當時30歲的林有仁才又回到自己熟悉的舞台車事業。

林有仁分享過去的盛況,曾經做到現場人山人海,寸步難行,所有人摩肩接踵,整個舞台前都是人,還有人包遊覽車來看。

林有仁在嘉義經營舞台車將近20年,累積響亮的知名度,有眾多粉絲追蹤他們的表演團,所到之處常常受到觀眾熱烈捧場。

林有仁一家三代曾經走過電子琴花車和舞台車的輝煌時期。(圖/文史工作者 陳俊哲)
林有仁一家三代曾經走過電子琴花車和舞台車的輝煌時期。(圖/文史工作者 陳俊哲)

一家三代經營舞台車事業 會有哪些甘苦談?

舞台車的工作辛苦、不固定,少有年輕人願意長期投入,林育丞從小學五年級開始就跟著爸爸林有仁出去工作,現在就讀高中,寒暑假也偶爾會來幫忙。

林育丞坦言,因為父子倆這樣奔波,體會到爸爸的辛苦。爸爸如果一大早要出門,前一天完全不會睡覺,最累的一次,累到身體長帶狀泡疹。

而林有仁也分享起這項工作的風險,舞台若是搭在迎風面,危險性非常高。但如果風是從側面吹來,又更加危險,風來,舞台一下子就被絞斷、倒下去。而且舞台車都是電子零件,很怕被風雨潑到,一旦風雨潑進來,那場就白做了,花的維修費比賺到的錢還多。所以搭舞台時要去感覺這陣風是什麼風、看風向,掌握了方向,舞台比較不會搖晃。

魔幻的光影,神祕迷離地穿透現實與夢境,這是藝術家沈昭良鏡頭下的舞台車肖像。(圖/沈昭良)
魔幻的光影,神祕迷離地穿透現實與夢境,這是藝術家沈昭良鏡頭下的舞台車肖像。(圖/沈昭良)

越在地越國際 花車文化是否有轉型曙光?

藝術家沈昭良從2005年開始,以舞台車為創作主題。十多年來完成兩百多部讓台灣和國際都驚豔的作品《STAGE》,受邀展覽多達25個國家、50座城市。

藝術家沈昭良表示,在田野調查的過程中,發現舞台車的色彩是如此絢麗,在夜晚相當醒目,特別是在荒野或民間活動的廟埕前面。珍貴的是,它是從台灣土地裡長出來。因為生活、工作的需要,再結合一些創意,以及不斷實踐、改進的過程中所發展出來一個穩定的、大型的動力裝置。這甚至可以稱之為–從民間社會產出的一項非常成熟的裝置藝術。這也體現說,台灣土地長出來的在地文化是動人的,而精緻的在地化,會有國際化的可能性。

時代不斷推演,流傳已久的台灣民俗產業,逃離不了環境的衝擊。這三年來,受到疫情嚴重影響,廟會活動和流水席變少,舞台車演出大幅驟減,戲金也跟著縮水,以前一場至少3萬起跳,現在有2萬元就很不錯。

然而,面臨這樣的經營挑戰,身在舞台車世家的林育丞仍保有傳承的念頭,他很想要轉型,認為舞台車的設備有電視牆,或許可以配合電影展出,如果文創產業有需求也可以合作。倘若真的有轉型的希望,自然還有機會可以繼續發展。因為這個行業只有台灣有,可以當成台灣文化的產物。

也許是歷史的偶然,或者是環境的必然。二十年前,台灣民間興起特殊的舞台車展演,在寂靜的鄉野廟埕,帶給大家歡樂,也凝聚了社區情感,並且打造出台灣獨有的民俗文化。即使遭遇疫情的衝擊、時代的演變,許多舞台車業者仍堅持撐下去。期待未來有更多發展的契機,讓台味十足的草根文創–舞台車持續金光閃閃。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台灣美術雙年展11/5登場 以「問世間,情不為何物」發想
花蓮0206震災裝置藝術 大理碎石「拼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