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鼻子專題〉台灣第一個醫療小丑組織 紅鼻子醫生推動兒童友善醫療

紅鼻子醫生用誇張有趣的動作表情與小病人互動,在旁的家長也沾染歡樂氣氛。 (記者葉進耀攝)
紅鼻子醫生用誇張有趣的動作表情與小病人互動,在旁的家長也沾染歡樂氣氛。 (記者葉進耀攝)
記者葉進耀/專題報導
【前言】

「紅鼻子關懷小丑協會」是台灣第一個醫療小丑組織,由一群受過醫療場域演出專業訓練的表演藝術工作者組成,他們進入醫療院所及照護機構為病患演出,穿梭於兒童病房,透過即興表演、音樂、遊戲等創作與病童互動,帶來歡笑與療癒,幫助病童完成治療重拾面對生命的信心與勇氣,紓解醫護工作壓力,並喚起社會大眾對友善醫療的關注與重視。

「紅鼻子關懷小丑協會」創辦人兼藝術總監馬照琪說,紅鼻子的努力是要讓在醫院治療的孩子,也能擁有歡笑與遊戲的權利。(紅鼻子關懷小丑協會提供)
「紅鼻子關懷小丑協會」創辦人兼藝術總監馬照琪說,紅鼻子的努力是要讓在醫院治療的孩子,也能擁有歡笑與遊戲的權利。(紅鼻子關懷小丑協會提供)
創辦人專訪 馬照琪:病童也能有歡笑與遊戲權利

在台灣,每十五個孩子就有一人有就醫住院的經驗,遇到不佳的經驗,可能成為孩子一輩子的陰影。「紅鼻子關懷小丑協會」創辦人兼藝術總監馬照琪說,協會的努力就是為了讓在醫院治療孩子們,也能夠擁有歡笑與遊戲的權利,並擁有一般正常的童年。

畢業於法國賈克樂寇國際戲劇學校的馬照琪,廿多年前在法國學習小丑表演,首次聽到「小丑醫生」這個職業,就深深被吸引,回台後仍念念不忘。直到二0一四年,她再度去法國「微笑醫生協會」學習專業的課程並於隔年拿到證書,返台當年她上妝帶著樂器踏入台大兒童醫院病房,第一次正式執行小丑醫生任務,並獲得病童、家屬及醫護團隊正面回響。隨著完整的小丑醫生培訓系統引進台灣,二0一七年成立「紅鼻子關懷小丑協會」,進駐多家醫學中心提供服務。

2位紅鼻子醫生進入兒科病房,小朋友剛開始完全不想理會,最終仍被其誇張有趣的動作表情吸引,並成為好朋友。(記者葉進耀攝)
2位紅鼻子醫生進入兒科病房,小朋友剛開始完全不想理會,最終仍被其誇張有趣的動作表情吸引,並成為好朋友。(記者葉進耀攝)

近七年來,紅鼻子關懷小丑協會成員已逾卅位,在台大兒童醫院、台北榮總、台中榮總、中國醫藥學院附設醫院、成大醫院、高雄榮總、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花蓮慈濟、台東馬偕都有長期而固定的演出。服務對象除了病童,也擴及高齡長輩、身心障礙、罕見或遺傳疾病等,累積服務人次已逾十三萬人。

馬照琪說,希望藉由紅鼻子醫生的存在,將歡樂與溫暖導入醫療與照護環境,推廣友善醫療與全人照護的精神,期望不久的將來,更多有需要的人都能得到紅鼻子醫生的服務。

成醫社工師褚秋華(左)今年九月出席維也納健康促進及照護國際會議,會中發表紅鼻子在成醫服務的海報論文。(成醫社工褚秋華提供)
成醫社工師褚秋華(左)今年九月出席維也納健康促進及照護國際會議,會中發表紅鼻子在成醫服務的海報論文。(成醫社工褚秋華提供)
社工師褚秋華牽線 紅鼻子進入成醫大受好評

「二0二二年看到紅鼻子的聖誕節活動廣告,一時突發奇想,能否邀小丑來成大醫院送禮物,便致電紅鼻子關懷小丑協會洽詢…」,成大醫院資深社工師褚秋華提及紅鼻子和成醫合作緣由。她說,經與當時協會秘書長馬照琪溝通達成共識後,褚秋華興奮地拿著計劃書到處找熱心公益友人募款,並說明邀紅鼻子來成醫對病童提供關懷服務相關事宜,不但獲得友人支持,更獲台南市榮星慈善基金會熱情贊助。有了專業人力,資金也到位,當她向成大醫院提出紅鼻子醫生入院服務計畫,馬上獲准。

就在紅鼻子醫生固定時間入院服務四個月後,褚秋華好奇地想知道病童及家長的想法,於是隨機請接觸過紅鼻子小丑的兒童及家長,以無記名填答問卷方式,進行調查。總計回收四十份問卷,發現高達九成多的病童及家長都給予紅鼻子高度評價,他們認為紅鼻子不僅有助減輕病童的焦慮情緒,也增進病童接受治療照護意願,並且在改善他們疼痛主觀感受也有顯著相關。

褚秋華說,病童及家長對紅鼻子醫生的感受,多充滿正向回饋。約九成覺得快樂開心、可增進病房活潑氛圍;有八成二的人贊同小丑繼續常態性服務,成為一種專業輔療人員;六成五覺得有紓解緊張及壓力;約有半數的人表示可忘記憂愁煩惱、促進親善互動與社交,有二成表示心靈得到療癒;僅少數三人回答害羞逃避、疲倦無趣與害怕不安。

此外,家長在問卷裡還寫下許多愛的話語:「因為紅鼻子來床邊逗趣,讓孩子願意走出病房互動」、「孩子走著,看著,笑著,一點都不覺得自己是個生病的孩子」、「看到孩子天真快樂的笑,心裡也跟著開心了,希望你們能常來散播愛」、「很謝謝紅鼻子的幽默演出,讓害羞的內心也開心的笑了」、「住院的兒童承受病痛折磨,家長也有壓力,感謝紅鼻子社工師愛的鼓勵」 。

二0二三年九月,褚秋華帶著紅鼻子在成大醫院服務的海報論文,飛到維也納出席一場健康促進及照護國際會議,並在會中發表論文。她遇見RED NOSES International專家來分享紅鼻子國際藝術組織在歐洲醫療照護領域的貢獻與研究,服務對象包括兒童、老人、身障者、災民與醫護人員。會後,褚秋華立即跟演講者分享成大醫院的經驗,當對方知道台灣也有紅鼻子服務,表示驚喜並予肯定。褚秋華特別戴上從台灣帶來的紅鼻子,上台報告「提高住院病童的幸福度」主題,此時她發現歡樂是會傳染的,一下子,現場身邊許多紅鼻子志工就紛紛帶著微笑靠過來,熱情地為來自台灣的紅鼻子社工師加油,讓她感動不已。

「紅鼻子關懷小丑協會」理事長呂立強調,紅鼻子醫生是推動兒童友善醫療不可或缺的一環。(紅鼻子關懷小丑協會提供)
「紅鼻子關懷小丑協會」理事長呂立強調,紅鼻子醫生是推動兒童友善醫療不可或缺的一環。(紅鼻子關懷小丑協會提供)
理事長專訪 呂立:兒童友善醫療不可或缺一環

紅鼻子關懷小丑協會事長呂立是台大兒童醫院小兒部兒童胸腔與加護醫學科主任,兼任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執行長,長期推動兒童友善醫療,引進小丑醫師、藝術治療、音樂治療等。他說,紅鼻子醫生是一個非營利的藝術性組織,旨在將幽默與歡笑帶給需要的人。

呂立說。二0二0年起台灣受到新冠肺炎的疫情影響,致紅鼻子醫生無法到醫院服務,但協會並未停下腳步,不僅增加醫療院所機構的服務據點,也為了兒童疫苗施打、居家罕病兒童等族群,發展出各自專屬的服務演出模式。紅鼻子趁疫情趨緩空檔,啟動國際交流計畫,代表台灣參加每三年一次的「世界小丑醫生大會」,來自全球一百多個國家的小丑醫生協會,彼此分享經驗與交流,讓紅鼻子醫生收穫滿滿。

來自台灣紅鼻子社工師褚秋華(前排右)與維也納紅鼻子志工們合影。(成醫社工褚秋華提供)
來自台灣紅鼻子社工師褚秋華(前排右)與維也納紅鼻子志工們合影。(成醫社工褚秋華提供)

台灣的生育率偏低,少子化問題日趨嚴重。呂立指出,台灣兒童死亡率遠高於其他已開發國家,推動兒童友善醫療刻不容緩,如何以兒童最佳利益為原則,提供全方位身心照顧與支持的醫療服務,是極為重要的任務。這些年來「紅鼻子醫生」作為獨立的第三部門與醫院不斷的連結合作,已經看到實際的成果與效益,他們的存在,絕對是兒童友善醫療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

二0二三年十月廿日至廿九日,台北松山文創園區的創意空間將有一場「小丑醫生的一天」紀實展演,這是紅鼻子關懷小丑協會首次辦理的免費展覽活動,期讓更多社會大眾認識「紅鼻子醫生」的公益行動,協會藉此面對面接觸,傳達推展兒童友善醫療理念,爭取認同與支持。希望紅鼻子醫生能持續發展與擴散,共同與醫療院所為兒童友善醫療貢獻心力,傳遞歡笑與溫暖。

成大醫院兒科主任邱元佑(右)、護理長田于廷對紅鼻子醫生入院關懷服務,給予極高評價。(記者葉進耀攝)
成大醫院兒科主任邱元佑(右)、護理長田于廷對紅鼻子醫生入院關懷服務,給予極高評價。(記者葉進耀攝)
家屬、醫護好幫手 紅鼻子幫孩子找回信心與勇氣

成大醫院兒科病房護長田于廷說,今年一月間兒科病房與紅鼻子醫生合作,病房的小朋友和家長也開始有了笑聲。紅鼻子每週二固定都會帶來歡笑與療癒,也讓病童忘卻身體的病痛並受到鼓勵完成治療,對於醫護人員的工作壓力紓解不少。

田于廷指出,醫院為重症兒童作治療處置多會在週二及週五,記得有一次的週二,治療室傳來小朋友的哭聲,他們害怕治療所帶來的不適感,哭聲透露出諸多委曲和不安,讓父母和醫護相當不捨。此時剛好有兩位紅鼻子醫生經過,就停在治療室外用誇大有趣的肢體語言和病童打招呼,病童見紅鼻子小丑對自己搖手說「哈囉」,好奇地暫停哭聲,在護理師和家長協助下,病童還進一步與紅鼻子打招呼互動,最後在紅鼻子、家長及醫護全體的鼓勵下,勇敢抹去眼淚和鼻涕完成治療,讓病房內外大家都鬆了一口氣。

紅鼻子醫生在兒科病房用誇張有趣的動作表情與小朋友互動熱絡。(記者葉進耀攝)
紅鼻子醫生在兒科病房用誇張有趣的動作表情與小朋友互動熱絡。(記者葉進耀攝)

成醫兒科主任邱元佑說,紅鼻子是小朋友心目中最有趣的小丑醫生,他們的衣服色彩鮮艷很吸睛,搭配樂器演出,很容易吸引小朋友。紅鼻子最先會在兒科病房走廊彈奏音樂唱歌,接著進入病房與病童互動,遇到小朋友正要餵藥或打針,小丑醫生會在旁陪伴,透過專業表演轉移孩子對打針、吃藥的恐懼,讓小朋友把對病房的恐懼轉換成歡樂現場。

目前在成大醫院兒科病房提供關懷服務的團體,除了紅鼻子小丑關懷協會外,還有喜願協會、兒癌基金會及兒童重症關懷協會,這些團體為住院治療的小朋友紓緩情緒,也為孩子找回治療的信心與勇氣,更減輕家屬、醫護的精神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