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卡動盪引爆大出逃 唯一山路擠滿人車

國際間其他消息,持續關心納卡地區,現在已經有將近1/4的亞美尼亞人出逃。導致連接納卡、與亞美尼亞的唯一山路,出現長長車龍。而已經逃到邊境的人,現在生活也很困苦,缺糧也缺藥。

合力將女童送下卡車,父女重逢的催淚瞬間,縈繞在場每個人的心頭。

衛星視角下,連接納卡與亞美尼亞的唯一山路通道「拉欽走廊」超長車龍。截至目前近3萬名亞美尼亞人出逃,飢餓疲憊全寫在臉上。

亞美尼亞難民 喀卡圖冉:「我女兒抓了一把故鄉的土壤,她告訴我她親吻了房子的牆壁,對我來說 最珍貴的是家庭相冊,我隨時帶在身邊。」

安居大半輩子的家,也許再也回不去,再多的眷戀和不捨,依舊換不回平靜時光。為了躲過亞塞拜然軍隊屠殺,難民逃離前,燒毀所有貴重物品和文件。

亞美尼亞難民 喀魯圖尼安:「這麼多年過去了,如果我們稍微縮小差距,人們就能找到共識。」

亞美尼亞難民 奧西比揚:「我希望沒有戰爭,阿拉把我們帶到這個世界,永遠善待彼此 永遠彼此相愛。」

一家人擠在卡車後座,有人則開上拖拉機逃命。邊境援助中心擠滿人,眼前這位阿媽帶著4個孫子,77公里的路程,花了一天一夜,才逃脫山區。難民表示沿途上看見許多平民遺體,逃過亞美尼亞總理口中的「種族清洗」,但未來卻不知該何去何從。

亞美尼亞難民 沙卡里安:「我丈夫死於第一次(卡拉巴赫)戰爭,當時他30歲 我才26歲,我們的孩子分別是3歲和4歲,這是我經歷的第4次戰爭,我們的生活彷彿受到詛咒。」

閃電軍事攻擊震碎無數家庭。沿著道路,數百輛汽車隨意停放,僅靠出發前最後一通電話,亞美尼亞人前來接應親人。沿途沒有手機訊號,能否等到遠在另一端的家人,依然是未知數。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慈大懿德家聚 敬師奉茶團圓情
防災日全民演練 慈濟志工總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