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時 : 俄試射「海燕」核動力隱形導彈 衛星拍到北極圈發射台很「活躍」

《紐約時報》 當地時間 2 日報導,俄羅斯可能正準備試射「海燕」核動力巡航飛彈,或最近已進行了測試。   圖 : 翻攝自YouTube
《紐約時報》 當地時間 2 日報導,俄羅斯可能正準備試射「海燕」核動力巡航飛彈,或最近已進行了測試。 圖 : 翻攝自YouTube

[Newtalk新聞] 根據《紐約時報》 當地時間 2 日報導,俄羅斯可能正準備試射「海燕」核動力巡航飛彈,或最近已進行了測試。

報導稱,北極圈附近一基地及其附近的飛機和車輛的活動與先前該飛彈測試前所做的準備工作具有一致性。

在 9 月 20 日上午拍攝的衛星影像顯示,基地的一個發射台附近有許多車輛,其中一輛運輸車似乎與飛彈的尺寸相符。

保護飛彈和準備發射的試驗人員免受惡劣天氣影響的掩體被移動了約 50 英尺。到了下午,車輛開走了,掩體搬回了原來的位置。9 月 28 日,發射台再次「活躍」,運輸車再次出現,掩體再次移動。

根據挪威「Bellona」生態協會對衛星影像的分析,8 月初,兩架專門用於收集飛彈發射資料的俄羅斯飛機停在發射場以南約 100 英里處的羅加切沃空軍基地。

這些飛機歸俄羅斯原子能公司所有。這些飛機在 9 月 26 日之前一直停留在該基地。《紐約時報》注意到,在 2018 年「海燕」測試期間,同類型的飛機也在附近。

8月初,兩架用於收集飛彈發射數據的俄羅斯飛機停在發射場附近。 圖 : 翻攝自Planet Labs

除此之外,俄羅斯方面於 8 月 31 日發布了一份關於「臨時危險區域」的航空通知,建議飛行員避開巴倫支海 ( Barents Sea ) 沿岸的部分地區,該地區距離發射地點潘科沃 ( Pankovo ) 12 英里。此後,該通知多次延期,截至 1 日,原計劃截止日期延長至 6 日。

《紐約時報》提及,俄羅斯在 2019 年的測試前也發布了類似的通知。

不僅如此,過去兩週,美國還派出偵察機也在該基地附近飛行,《國會山報》認為,在該區域活動的增加顯示出美國的擔憂。

美國軍備控制協會執行董事達裡爾金博爾說:「這種武器在測試和研發階段是危險的。」

由媒體大亨泰德·特納出錢,美國前能源部長莫尼茲和前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納恩領銜,美國民主黨成員組成的「非政府組織」美國核威脅倡議 ( Nuclear Threat Initiative, NTI ) 組織的一份報告顯示,俄羅斯先前在 2017 年至 2019 年期間進行了 13 次已知的試驗,所有試驗都不成功。

「目前尚不清楚『海燕』自 2019 年以來是否再次進行了測試。」金博爾認為,即使發射成功,該飛彈距離「作戰部署」還需要數年時間。

不過,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先前曾透露,飛彈計畫在 2025 年投入使用。

衛星影像顯示,基地的一個發射台附近有許多車輛,其中一輛運輸車似乎與飛彈的尺寸相符。 圖 : 翻攝自Planet Labs

「海燕」是俄羅斯軍方於 2001 年 12 月決定開始研發的核動力巡航飛彈,飛彈的北約代號為 SSC-X-9 「天殞」(Skyfall),是為了避開美國反導系統而專門設計的。

該飛彈於 2003 年開始研發,自 2018 年以來進入開發試驗「快車道」。俄羅斯總統普丁在 2018 年 3 月致聯邦會議的諮文中首次公佈了這款武器。

該飛彈彈體使用最先進的隱形技術和材料,具備核彈頭搭載能力,彈頭最大載彈量為 205 公斤。

「海燕」在升空前長約 12 公尺,可從傾斜的地面發射裝置上點火升空,在巡航飛行時其彈體長約 9 公尺。它自帶小型核反應堆,在點火起飛時導彈的發動機使用固體燃料,其主發動機為核動力噴氣發動機。

俄國積極發展核動力巡弋飛彈。 圖 : 翻攝自搜狐

俄媒曾表示,「海燕」超長的飛行距離可橫穿太平洋並繞過南美洲,從墨西哥灣方向打擊美國本土。這條攻擊路線令美軍難以防禦,因為成本原因美國不可能在每一條邊境線上都佈置反導武器。因此只要美國在邊境線上有一個漏洞,「海燕」就能「鑽」過去實施核打擊。

目前尚不清楚該飛彈是否已經試射,或部分零件試測,者是否會在不久的將來進行測試,白宮拒絕置評。

查看原文

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
謝步智觀點》俄提戰爭以來「最大讓步」和談為何無人理? 背後藏這陰謀被看穿….
中國國慶惡耗連連! 山西詭異「窒息意外」7死 湖南婚車對撞大卡車 喜事變喪事

俄國總統普丁誇稱,9M370海燕式飛彈(Burevestnik)的射程無極限,能穿透美國任何防空系統。   圖 : 翻攝自YouTube
俄國總統普丁誇稱,9M370海燕式飛彈(Burevestnik)的射程無極限,能穿透美國任何防空系統。 圖 : 翻攝自YouTube
在軍火工廠裏的俄國海燕核動力導彈。   圖 : 翻攝自觀察者網
在軍火工廠裏的俄國海燕核動力導彈。 圖 : 翻攝自觀察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