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時》:共軍5枚飛彈警告日本 反而可能加速日本強化軍力

中國4日發射11枚東風彈道飛彈,報復美國眾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其中5枚落在日本經濟專屬經濟區(EEZ)內。《紐約時報》一篇文章分析,若中國此舉意在恐嚇日本,可能導致反效果,加速日本提高軍費、發展先發制人的飛彈打擊能力。

《紐時》4日報導,中國飛彈4日落入日本專屬經濟海域後,日本就向中國發出嚴正抗議,要求立刻停止,防衛大臣岸信夫稱,「這是關係到我國國安與人民安全的嚴重問題」。日本外相林芳正也在七國集團(G7)外長聯合聲明裡表達對中國威脅行動的擔憂,中國外長王毅隨後臨時取消與林芳正的會面。

圖片
中國4日下午1時56分至下午4時8分發射9枚彈道飛彈,其中五枚(圖中編號5至9)落在日本專屬經濟區。取自日本防衛省官網

分析人士認為,中國向台灣東部的日本專屬經濟海域發射5枚飛彈,旨在對最可能馳援台灣的美國和日本發出警告。

前美國國防部官員、現任智庫「戰略暨預算評估中心」(CSBA)執行長曼肯(Thomas Mahnken)表示,中國要警告美國的是,中方不僅可以襲擊台灣,也能打擊美國在東亞的基地,例如沖繩的嘉手納空軍基地、或任何海上部隊;而中國要提醒日本的就是,美軍在沖繩的空軍基地,讓日本也成了打擊目標。

《紐時》提到,台灣距離日本沖繩與那國島的軍事基地約109公里,除了是日本最主要貿易夥伴和晶片供應方,日本幾乎所有的能源也都透過台灣海峽運輸。日本政府擔憂,任何環繞台灣的軍事行動,都不可避免地會牽扯到日本,畢竟沖繩有美軍基地,日本和中國在釣魚台列嶼(日本稱「尖閣諸島」)也有領土糾紛。

史丹佛大學日本外交關係專家史奈德(Daniel Sneider)說,「如果日本還有人認為他們可以避免捲入台海衝突,那中國已經證明了,局勢並非如此」。

飛彈恐嚇不新奇,轉頭加強自己

外國飛彈落入經濟海域,對日本來說其實也是家常便飯。自2016年以來,已經有10枚北韓飛彈落在日本專屬經濟區。《紐時》指出,如果中國意在恐嚇日本,發射飛彈可能只會對日本領導層產生反效果。

多年來,日本警惕關注中國崛起,且已開始計劃對自己的國防承擔更多責任,與盟國更緊密合作應付中國,減少對美國的依賴。日本這種從戰後和平主義轉向的態度,在俄烏戰爭後獲得新動力,執政的自民黨在國防白皮書裡建議將軍費提高1倍,達到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符合北約組織標準。

更鷹派的政治人物還推動日本發展先發制人的常規飛彈打擊能力,並暗示未來可以藉美國核武作為核威懾。這種言論在10年前的日本政壇是完全不可想像的。

圖片
共軍4日發射11枚飛彈。路透社

華府智庫史汀生研究中心(Stimson Center)日本計畫主任辰巳由紀說,短期看來,日本對中國的反應,可能會和對北韓的反應一樣,外交抗議和加強監控並行,日本不希望過度反應而引來中國指摘,因此不會用任何物理手段回擊;但是,長期而言,中國可能會看到日本在軍事上自我強化。

「這(中國射飛彈)不會減緩日本有關增加防務支出的辯論,反而可能會加速討論,還會促進美日更多對話」。

日本已經在做的

日本防衛省在最新的國防白皮書裡警告,日本對美中角力應該有危機感。為預作準備,日本防衛政策官員已經加強和美軍協調,並且將更多部隊和飛彈發射器部署在石垣島等日本南方島嶼。

在供應鏈、中國在地緣區域的軍事活動、新疆維吾爾人權和香港民主遭打壓引發的關注下,日本大眾對台灣的安全問題也產生興趣。自新冠肺炎大流行以來,日本輿論斷然轉向反中,挺台聲浪大增。

上月遇刺的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曾警告,日本有事等於台灣有事,並曾在4月投書《洛杉磯時報》的文章裡,呼籲美國應該把對台灣的「戰略模糊」說明清楚,否則只會讓中國低估美國的決心,增加印太地區的不穩定。

更多太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