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時:2022和談條件 凸顯烏俄戰爭困境

記者王光磊/綜合報導

近百國領袖參與的烏克蘭和平峰會在瑞士舉辦之際,《紐約時報》15日披露一份據稱是烏俄戰爭初期,雙方和談時討論的和約草案,既凸顯戰爭初期烏國面臨的劣勢困境,也展現在戰況改變後的現在,雙方要達成和平的難度。

莫斯科與基輔當局在戰爭爆發後的幾個月內,曾在白俄羅斯與土耳其境內舉行和談,但後續就沒有再次進行談判。根據《紐時》公布,全文17頁的和約草案,烏方同意放棄加入北約與其他軍事聯盟,解除對俄制裁、廢除基輔有關語言與民族認同法律,同時裁減烏克蘭武裝部隊規模;俄方則允許基輔加入歐盟,並保有克里米亞半島;至於其他俄國占領地地位,則留待後續由烏國總統澤倫斯基與俄國總統蒲亭會面時討論。

前述獲共識條款,儼然是烏國的全面退讓,但讓這份和約草案破局的關鍵,在於烏方希望在和談後,烏國未來安全能獲得英美法等國保障,但俄國反對國際干預,也讓烏國「沒有興趣繼續談判」。

《紐時》報導說,隨著烏國成功扭轉戰局,俄國提出的一些極端要求,也逐漸被烏國拒絕,且外界也無從得知倘若雙方達成協議後,蒲亭「是否會認真履行條款」。

現在烏克蘭提出的「10點計畫」,要求俄軍全面撤出烏國領土,並恢復1991年蘇聯解體後的邊界範圍,同時尋求確保烏國長期安全。

澤倫斯基在瑞士參與多國和平峰會,尋求國際支持他的「10點計畫」。 (達志影像/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