紓困內容模糊 業者只能刀口上賺錢

花蓮東大門夜市是熱門景點,昨晚雖下雨,但遊客仍不斷湧入。(王志偉攝)
花蓮東大門夜市是熱門景點,昨晚雖下雨,但遊客仍不斷湧入。(王志偉攝)

清明連假墾丁旅遊回春,讓業者一則以喜,一則以憂;這波人潮是疫情爆發後難得一見的紅盤,卻也是業者以破盤價格,及冒著疫情風險換來的,然而政府相關紓困、補助政策還只停留在畫大餅階段,毫無實際作為,讓業者氣急。

墾丁飯店業者形容,這波清明人潮其實是在「刀口上賺錢」,數千人潮同時入住,冒著可能有確診案例引發後續停業風險,對飯店是不可承受之重。但業者只能「盡人事、聽天命」,做好各項防疫措施,並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的「社交距離注意事項」,戰戰兢兢。

以墾丁福華飯店為例,量體溫、噴酒精外,所有房客都得填寫健康表,包括自身及家人近期有無出國史等,check-in排隊時保持「室內1.5公尺」的社交距離。餐廳部分,除撤除四分之一餐桌加大用餐間距,並開放宴會廳為用餐空間,所有菜餚均加蓋透明蓋子,並提醒房客取菜時不要交談。

有業者表示,3月疫情在全球蔓延後,政府就不斷「公布」要提供紓困,但至今仍無明確定案,除了紓困金額一直喊加碼外,條件及說法改來改去,沒有確定前,業者根本無所適從。

蔡政府自豪防疫工作做得很好,獲得人民高支持率,但在疫情影響部分民眾的經濟紓困上,卻顯得步履蹣跚。

除了紓困特別預算一路加碼,相關的紓困政策內容仍模糊,以飯店業的觀光紓困為例,除了針對各項目提出暫列經費外,相關細節迄今付之闕如,只會不斷提出「酷碰券」等想法來安撫民心,讓面對危機的業者更不知該如何是好。

更多財經相關新聞
瑞幸咖啡做假帳95億 騙倒國際金融機構
歐美疫情慘需求萎縮 台恐接不到訂單
台灣防疫有成 加速台商評估回流投資
紓困「看得到拿不到」 業者:門檻高
疫情對航空業影響多大? 一圖揭差異

今日最夯新聞流量前3名
找到了!商店員工感染源是他
五一連假會取消?蘇貞昌回應
醫師憂:台灣人準備後悔了嗎

今日推薦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