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網產可否掀起鯰魚效應?學者:要先過3關

(中央社記者謝方娪台北12日電)2組團隊向金管會遞件拚搶純網路產險公司執照,最快2023年底可有首家純網產問世,純網產是否可在現有產險市場激起鯰魚效應,學者認為,首先恐怕有3大關卡要過。

純網保申設截止,金管會最終收到2組團隊申請案,目標都是鎖定純網路產險公司執照,市場關注,純網產一旦問世,是否可能對現有產險市場帶來鯰魚效應。

一名不具名學者觀察,一旦有團隊拿下純網產執照,後續第一個挑戰是要說服主管機關自己送審的商品是不是市場上沒有的創新型商品,因純網產以創新型商品為限,且商品都必須經過主管機關審核。

第二個挑戰在於市場接受度,即市場對創新型商品是否有相應需求存在;第三個挑戰在於現有競爭者,在純網產創新型商品順利通過主管機關審核、也被消費者認可後,傳統產險公司是否會隨之搶進同一塊市場。

學者坦言,雖然純網保有保護條款,一般產險公司若要跟著推出純網產創新型商品,不能走備查、要先經金管會核准,但對於現有產險公司而言,要推出滿足類似需求的保單,並不是太困難的事。

不過,學者認為,純網產一旦克服前述3大關卡,順利在產險市場存活下來,一定會給市場壓力,帶來一定程度鯰魚效應;「純網產畢竟是新型業態,除了市場高度關注,消費者自然也會檢視,對產險業會形成壓力」。

一家大型產險公司主管則評估,純網產對既有產險公司衝擊相對輕微,且純網產要在市場立足,還有一段路要走,首先是純網產要做的是創新型商品,但傳統產險公司同樣可以送審創新保單,並沒有太大差別,因此,純網產如何在商品打造區隔性,將是一大困難。

其次,純網產在法規上有諸多限制,比如不能有業務員等,將是後續經營挑戰。該名產險公司主管直言,「如果今天客戶發生車禍,沒有保險公司的人在身邊,客戶感受如何?要如何和對造談?」畢竟理賠並非到電商網購,自己按鈕點一點這麼簡單。

針對純網產後續保戶服務,是否可能成為純網產與傳統產險公司競爭弱點,金管會保險局官員指出,純網產銷售ㄧ定要在網路上完成,不過服務應不限於網路,「會去考慮服務的必要性」。

金管會2021年底拍板開放純網路保險公司的政策方向,今年首季召開公聽會,吸引大批產壽險業者參與,不僅數家國內大型金控一度公開表態評估中,不少外商集團躍躍欲試、甚至公開招親,尋求一同投資純網保的合作對象。

金管會在決議開放純網保後,做了不少努力,不僅召開公聽會傾聽各界意見,持續研究如何提高純網保吸引力,並研擬純網保相關法規,不過今年10月底申設期限屆期,最後僅「中國信託網路產物保險」及「福爾摩沙產物保險」2組團隊遞件,跌破外界原先預期。

一名產險公司高層表示,多數業者縮手可能有3大原因,第一是除非台灣消費行為有很大變化,否則純網產獲利相對困難,第二是純網產業務相對受限,面對的競爭會非常激烈,不過對業者而言最大的影響,還是今年大環境衝擊所致。

該高層直言,美國展開暴風式升息,股債市罕見齊跌,且產險業還扛著防疫險理賠,已到衝擊母金控或母集團獲利的程度,若純網產短時間看不到投資成果,未來不確定性相對高,此時考量資金運用,業者很大機會會縮手,投資意願大降。(編輯:潘羿菁)1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