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本書定價6年內漲3-4成 與電子書同步出版成主流

到書店找關於電影的書籍,呂先生是電影工作者也是愛書人,他不時會到書店買書,就算書本價格比較高,只要有需要,他還是願意掏錢購買。

電影攝影協會秘書長呂俊銘說道,「紙本還是需要有保留,但是價格的話,就是看個人。」

民眾表示,「若是原價的話,就稍微貴了一點,這可能是他們成本有上漲吧。」

根據文策院公布2024年第2季的圖書出版季報,顯示紙本書的定價有越來越高的現象,尤其近5、6年來上漲約3到4成;像是人文社會科學類的書籍,定價中位數就高達480元。

時報出版總編輯梁芳春指出,「希望給讀者便宜一點的書嘛,可是現實上,這規模我們又撐不起來,雙重壓力下,書的定價確實是越來越高。」

台北市出版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趙政岷表示,「印刷、紙錢、運費,尤其是在新冠疫情的時候,我們整個全球供應鏈,甚至有些紙都斷紙,所以那時候是直接成本上漲。」

出版業指出萬物皆漲,印刷成本確實上漲很多,此外像是外文書的翻譯成本不斷增加,加上民眾閱讀習慣改變,紙本書銷售市場變化,書價確實有攀升情況;而紙本書與電子書同步出版,也成為台灣主流的出版方式。不過出版電子書未必一定獲利。

中華動漫出版同業商會協進會秘書長高世樁指出,「全世界趨勢都一樣,因為數位閱讀其實是擋不了的趨勢,電子書有些還是會賺錢的,有些熱門的漫畫,它其實還是收得到費用的。」

博客來電子書TEAM經理杜孟平表示,「博客來電子書的營收保持了7年雙位數的成長,證明了電子書不僅獲得市場跟讀者的高度認同,也顯示出讀者對數位內容的需求日益在提升。」

電子書業者認為,疫後數位閱讀風氣形成,出版社多重考量下,像是獲得文學大獎的書籍,多會評估轉為電子書,可是,讀者習慣利用圖書館提供的免費電子書借閱,甚至是上網看盜版漫畫,都造成讀者願意付費看電子書的意願降低。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台北國際書展2月登場 獨立出版業者喊話力求轉型
電子書借閱新政上路 每人無上限且回饋補助作者
翻譯圖書占比攀高 恐壓縮本土創作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