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感染勿輕忽 小心敗血症的威脅!

敗血症雖是一個不容小覷的疾病,但以醫學上的定義來說,絕大多數的敗血症都可以治療好,只有少數的敗血症會引發致命危機。


諮詢/孔祥琪(臺大醫院內科部感染科主治醫師)
撰稿/邱玉珍


什麼是敗血症?簡單說,是一種細菌感染引起的全身性發炎反應。無論何種微生物,在身體任何部位的感染,都有可能侵入人體血液循環內大量增生繁殖,產生的毒素會循環到身體各器官,造成全身性發炎反應,即敗血症。大家別小看發炎反應,它可以讓身體各種器官組織在短時間內崩塌。


在醫學上,敗血症是一種全身性發炎症候群(簡稱SIRS)。臨床上評估患者是否有SIRS,是以4個臨床表徵為準:
1. 體溫過高(38℃以上)或過低(36℃以下)。
2. 心跳速度每分鐘超過90下。
3. 呼吸會喘,速率每分鐘超過20次。
4. 白血球數目過高(12000顆以上)或過低(4000顆以下)。

只要病患出現上述兩個或兩個以上症狀,且有疑似細菌感染源時,就能判定為敗血症。依嚴重程度分三級,分別是敗血症、嚴重敗血症及敗血性休克。敗血症若加上器官衰竭稱為「嚴重敗血症」;如出現低血壓的休克即為「敗血性休克」。

免疫力差者較易全身性感染
敗血症會以不同症狀表現,有些會在局部感染部位出現症狀如紅、腫、熱、痛;有些則會出現全身性的症狀如發燒、呼吸急促、頭痛、嘔吐、噁心…等。

為什麼有些人只出現局部感染?有些人全身性感染?跟個人身體狀況有關。身體免疫力好的人,一旦遭受感染,身體的免疫系統馬上就會偵察到「敵人」入侵,馬上啟動防禦機制,把入侵的感染源逐出體外,阻斷它在體內作亂。

反之,身體免疫力差的人,受到病菌入侵時,戰力不足,只好任病菌在身體器官流竄。所以嚴重的敗血症常發生於上了年紀的老人家及罹患糖尿病、肝硬化、癌症、腎衰竭等病患,或是免疫功能不全者。

控制感染 給予適當抗生素治療
醫師一旦懷疑病人有敗血症的情形,以控制感染優先,會根據可能線索,給予適當的抗生素治療。尤其是嚴重敗血症或敗血性休克的病人,病情往往會迅速惡化,會引起體內重要器官功能降低,甚至衰竭,而無法維持生命。

不過,因為細菌、病毒的種類太多,有時不一定都可找出原因,也並非給予抗生素就能治好,得倚賴醫師的經驗及病患本身的抵抗力來對抗疾病。有些人雖然度過了敗血症的難關,卻留下程度不一的後遺症。有些病患會因呼吸衰竭從此脫離不了呼吸器;或腎臟功能下降造成尿量減少,尿毒指數升高,導致終生洗腎的命運;或因肢體壞疽必須截肢才能活命;或腦部缺氧成為植物人。如果發生在心血管系統,可能引起心臟功能變差,帶給家庭及社會不小的負擔。

所以,若出現反覆發燒、傷口癒合完全沒有進展、紅腫痛等症狀,代表身體受到感染,正處於發炎狀態,最好趕快到醫院檢查,特別是老年人、癌症病患及免疫力不全的人,更應特別小心。


健康Q&A
Q、只是跌倒擦傷,也可能會引發敗血症嗎?
A、有可能。但通常一般小傷口不會引發敗血症,只有極少數的人,如老年人、肝腎功能不佳、糖尿病患者等,因身體免疫力差,身上有傷口,細菌會趁虛而入,造成全身性發炎反應,引發敗血症。

Q、敗血症一定要住加護病房嗎?為什麼?
A、不是。除非患者出現敗血性休克、有器官衰竭,才需住進加護病房治療。絕大多數感染引起的敗血症只是局部組織受到感染,如肺炎、泌尿道感染等,50%的人靠自體免疫力就可以把細菌殺死,或是門診就可以處理,不但不用住進加護病房,甚至不一定需要住院。

請見全文 https://pse.is/A6RD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