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審法院一週3名海外法官求去 港人籲其他7人集體離職

香港民主法治崩坍,終審法院一週內有多達3名非常任法官宣布離開,香港人士預期將出現連鎖效應,並呼籲僅存的7名外籍非常任法官,可採取集體辭職、齊聲譴責,才能引發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

再走3人 終審法院剩7名海外法官

香港高等法院審理「民主派初選47人案」,5月30日針對16位不認罪者作出判決,裁定其中14人構成顛覆國家政權罪。最近一週,來自英國的香港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岑耀信、郝廉思宣布請辭,加拿大籍的麥嘉琳則表明將在7月退休,3人離開後,香港終審法院的外籍非常任法官將剩下7位,其中3人來自英國、4人來自澳洲。

岑耀信並在金融時報發表評論指出,當地法官「陷入一個由中國造成的令人無法接受的政治環境中」,在任何政府強烈關切的領域,法治都受到嚴重危害,許多法官受到日益黑暗的政治氣氛威嚇或說服,已經忘記他們捍衛自由的傳統角色,海外法官留在香港終審法院已「不再現實」。

難以支撐 預期出現連鎖效應

香港邊城青年秘書長馮詔天表示,相信這些非常任法官多年來都在想辦法維繫香港原有的法治精神,但隨著香港基本法23條在今年3月23日通過,整個香港變化又更大了,而且出現更多荒謬的審判,也讓更多非常任法官決定離開。

馮詔天:『(原音)今天這個47人的案件,其實真真正正說明了香港目前的法律已經淪為這個政權的工具,所以對他們來說,已經變成在這個體制裡面也沒辦法再有更多的空間,因為香港如今不是根據法律的知識跟你的法律專業去做出相關的判斷,而是根據那些政權的立場,或是根據他們的想法作出判決,這個並不是一個公平的判決。』

馮詔天預期,終審法院還會有其他的海外法官宣布離職或退休,並引發包括法官、律師等法界人士轉行或離開香港的連鎖效應。馮詔天:『(原音)譬如說律師工會或是社工,或是會計師的工會,他們開始都有加入,但現在可能就是表示要效忠或是擁護香港基本法,很多外籍的人士在香港工作的時候都需要加入一些專業的工會,那在這個部分來說,未來有可能會出現更多要離開香港的,或是直接的一些效應出現。』

籲非常任法官集體離職 引國際關注

台灣香港協會理事長桑普則認為,終審法院的非常任法官是香港法治的「花瓶」,自從有了國安法指定法官的制度後,這個花瓶已經丟失了所有作用。桑普:『(原音)香港這個地方已經很難有它發揮的空間,他們也沒有辦法作出終審的判決,因為最終的決定權在人大常委會,無論你看到在23條立法,還是那個國安法,所以與其當那個極權者的幫凶或者說他的那個陪襯品,不如及早離去,才是英明之舉。』

桑普指出,終審法院其他7位非常任法官,應該會在3、4年內陸續離開,但他希望這些非常任法官發揮道德勇氣,不必等任期結束,現在集體離職,也能引發國際高度關注。

桑普:『(原音)我們期待有連鎖效應,但是第一個要看每一個法官有沒有這個道德勇氣辭職,就好像一開始英國最高法院的首席法官跟第二號法官都是沒有做完任期就辭職,如果說都以做完任期為一個原則,那就可能要等到他們任期結束才悄悄地離去、靜靜地離開,但我相信,如果能夠集體辭職、集體譴責,而且集體地去反抗的話,我覺得這個會對於讓國際社會,包括台灣跟美國各方面,了解香港新的法治情況非常有幫助。』

香港議題 全球休戚與共

他表示,香港議題不是過去式,而是現在進行式,獲得國際關注很重要,也能進一步讓中國政府被國際制裁。桑普:『(原音)下一步比方說,美國跟歐盟可能會祭出有關的制裁,對於法官、對於官員、對於檢控官員,甚至對於香港的投資環境的重新研判,會有那個備案、撤資的問題、撤僑的問題,還有對於美中整個博弈裡面怎麼去看待香港這個角色的問題,這個都會放到議程裡面。』

桑普強調,當香港議題變成中國議題的一部分,也就變成美中對抗,或者自由世界與極權世界對抗的一部分,香港議題已和每個國家休戚與共。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六四35年/台灣晚會明登場 余茂春:億萬中國人將會默默紀念
港人全鼓掌了!英國國安法是對付敵人而非自己人
「願榮光」禁唱 在台港人:YouTube等平台若下架 將發起全球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