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等到星期一了,來跳軌吧!」在這個國家,一天沒聽到人身事故廣播反而奇怪

作者:張卉青 Olivia/有夢想再苦都能笑著活。

日本上班族的「週一症候群」

還是學生時代的時候就常聽已在上班的前輩說:「喔!我的天啊!明天是週一!我的『週一症候群』又要發病了!」在日本工作進入第 4 年,深深體會到什麼是「週一症候群」,在日本社會裡同樣有這個通病,只是換了一個可愛的名子,日本稱作「サザエさん症候群」(譯作:海螺小姐症候群)。

我站在電車月台上,邊滑著手機看行事曆,邊想著今天有幾件企劃案要完成、幾件契約要和客戶談成,還有一個很長的會議要和主管開⋯⋯想著想著,突然衝出來一名身穿西裝的上班族狠狠地往我肩撞上來。「啪!」一聲,我的手機被他一撞,掉到月台的水泥地上。還來不急反應對他說:「喂!走路請看路好嗎!」他已經消失在我的視線。一大早的心情不只被滿坑滿谷的工作衝撞外,還被一位冒失鬼火上加油,讓我週一的早晨的烏雲更加密佈。

看看手上的錶,早已過了平常上車的時間,電車卻遲遲不來。喇叭傳來廣播,心想該不會又是⋯⋯

「ただいま、阪急京都本線総持寺駅で発生した人身事故により、京都本線と千里線が全線で運転を見合わせてしております。お急ぎのお客様には大変ご迷惑をおかけします。」

現在,阪急京都本線總持寺車站發生人身事故,京都本線和千里線全線暫停行駛。趕車的旅客造成您的不便,非常抱歉。

我的天啊!果然,又是「人身事故」!不知道又是哪個人選擇在周一離開這高壓的日本社會了……

在東京,如果一天沒聽到「人身事故」的廣播反而感到奇怪

人身事故(じんしんじこ),簡單來說就是因交通工具造成人負傷或是死亡的事故。這裡面包含了交通工具自主發生的事故,也包含人為製造的事故。人為製造的事故是指人蓄意和交通工具發生的行為。例如,月台跳軌自殺事件。在日本,有個在台灣人眼裡有點不尋常的現象,那就是「跳軌自殺」。

日本有這麼一說「週一早上是跳軌自殺事件的最高峰」。根據國土交通省(相當於台灣的交通部)2006 年到 2015 年的資料顯示,跳軌自殺事件的件數週一高達932 件,是一週之最。其中,週一跳軌自殺事件發生的高峰是上午 8 點,這個高峰會一直持續到 10 點;而其他的平日的最高峰則是 10 點,換句話說,週一的高峰比其他日子早了 2 個小時發生。

從上述的數據來看,10 年 932 件看似不多,但是將 10 年間每星期發生的跳軌事件數據加總,並算出一天發生跳軌事件的平均值之後,得出每天平均有 2 人選擇用這種方式自殺。事實上,更讓人吃驚的內幕是這些數據是經過申報、且經過明確判斷為自殺的數據。換言之,非以跳軌自殺事件結案,而以人身事故為由結案的事件還有更多。在東京,如果一天沒聽到「人身事故」的廣播反而感到奇怪,這樣詭譎的思維充斥著這個社會。

日本的跳軌自殺文化從何來?

眾所皆知的是日本是一個高壓社會,除了一般上班族困於長時間的勞動、學生困於校園霸凌等問題以外,日本文化中獨有的上下階層關係等人際關係問題,都是在日本生活必須面對的現實。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日本特有的「海螺小姐症候群」出現了。

對日本文化有興趣的讀者肯定對《海螺小姐》不陌生,這個詞源自於富士電視台於 1969 年開播的一部動畫《海螺小姐》。這部動畫在日本至今已播出長達 50 年,播出時間為周日的晚間 18:30~19:00。陪伴了日本國民半個世紀的《海螺小姐》後來成為一周結束的代名詞。這個詞加上症候群,就成了日本專屬的週一症候群的代名詞,專指一周結束之後,要面臨工作、學業、人際關係的壓力而產生憂鬱的一種短暫時間性精神疾病。

根據數據顯示,雖然週一為一週內跳軌自殺事件最多的日子,但其實因「海螺小姐症候群」群引發的跳軌自殺事件的最高峰是落在周日晚間 6 點至 8 點之間。然後這個高峰起起落落延續到週一早上。雖然有很多人否定「海螺小姐症候群」和跳軌自殺事件直接相關,但不可否認的是跳軌自殺現象確實和《海螺小姐症候群》有連動關係。

造成跳軌自殺的現象還是得歸因於高壓的社會氛圍,而下面幾個因素是造成跳軌的主要推手。

其一,假期少,工作時間長。

過去我曾撰寫一篇關於日本薪水的文章裡就提到日本比起台灣工時來的長(〈【東瀛當台勞】大學一畢業月領 60K 新台幣,日本職場「高薪」、「高品質」背後的真相〉)。加班文化根深蒂固,即便有大企業推動「0 加班」,但加班現象還是普遍存在在日本社會。

根據在不動產工作的日本友人表示,雖然他們公司明文規定每個月有8天的假期,但實際平均只能休5天。上班時數從早上 10:00~22:00,扣掉 1 小時的休息時間,工作的時間長達 11 個小時。一天 24 小時,若加上通勤時間,為了工作一天平均需要耗掉 15 個小時。

而台灣媒體經常大肆報導的日本「黃金周」(每年 4 月底到 5 月初日本的國定紀念日特別多,因此形成一個連假。)讓人有種日本似乎假期比台灣多很多的感覺。確實這個假期是存在的,但因為它非強制性假期,一般服務業或軍警等,則是完全無法享受這樣的假期,而教職人員也有可能因為必須指導社團活動,而一如往常地通勤到校上班。

這樣的假期通常只適用於市區公所公務人員、大型企業的員工或是銀行行員等,一般中小型公司會依照各自規定斟酌放幾天假,或是採用先放假,事後補上班的方式。有些公司雖然讓員工在該段時間休假,但是要求員工使用年假(帶薪休假)來換取假期。

其二,人際關係

或許到哪個國家,我們都必須面對人際關係的處裡,但學過日文的人都知道,日文比起中文多了很多「尊敬語」和「謙讓語」,這也反映了日本是一個尊卑有別、上下階級關係嚴謹的社會。因此處理人際關係方面更顯得緊張,加上日本又是集體文化社會,若在人際關係處理得不好,很容易引發被排擠,或是霸凌等現象。這個問題不僅出現在職場、學校,還有媽媽友等之間。(註:媽媽友,ママ友,專指學生媽媽們結識成為朋友的一種交友關係。)這樣的社會問題也多次被搬上新聞台面或是被改編搬上大螢幕。

2015 年日本 TBS 電視台就以媽媽友為主軸拍攝了一部電視劇──《媽咪們的心機》(マザー・ゲーム〜彼女たちの階級〜)。劇中以東京郊區的名門幼稚園為背景,描述普通家庭主婦和名媛主婦們的友情糾葛。寫實的劇情,引起日本社會共鳴,一度在日本成為火熱話題。

其三,生活開銷高

在日本待過的人應該都知道日本的物價水平是台灣的 3 倍,稅金、年金、國民健保也是台灣的 3 倍。2019 年 10 月開始,消費稅更從 0.8% 升至 10%。政府為因應國內消費活動恐有減緩的趨勢,因此跟部分零售業者合作推動使用電子現金就會有 2%~5% 的現金回饋。

雖然日本薪水也比台灣高出 3 倍,但是仔細換算下來,各種開銷也是 3 倍甚至更貴。因此看似荷包滿滿進帳,能夠真正存下來的資產並不多,其實作為一個已開發國家,日本的薪資相對低廉。例如,在台灣修改一件褲子的長度 50 至 100 台幣。日本則是最低 950 円(台幣約 263 元)起跳,再根據褲長、款式、布料價格調漲。再舉天天都可能會利用到的公車,在京都搭一趟要價 230 円(約 64 元),是台北公車票價(約 15 元)的 4.2 倍。

其四,傳統封閉社會

日本明治維新之後,國家整體從政治、經濟、司法、教育等制度等層面大量西化。國家雖然西化,但是傳統的保守思想還是存在在現今社會。例如,很難在街頭上看到同性戀伴侶,年輕人普遍連這個議題都不願意談起,老一輩的人甚至格外排斥。雖然近幾年有零星的小團體,為同性婚姻改革在努力,目前日本同性婚姻雖依舊未合法,但在 2015 年有了突破性的發展。

2015 年開始,以東京涉谷區成為同性伴侶制度的先鋒,東京內的其他行政區也紛紛開始導入同性伴侶制度。同性伴侶制度並非認可同性婚姻,而是由於過去曾有因為自己的同性伴侶住院,欲探視時被院方拒絕等情況發生,因此出現這項制度。但由於它的法律效益不及婚姻關係,因此還是不及台灣的同性婚姻平等。即便如此,2019 年 4 月 1 日起,此制度更從關東地區擴展到關西第區,包括大阪府堺市、枚方市。

從高壓社會中努力向高福利社會國家看齊

在已開發國家中,日本在社會福利上不算特別差,居住環境品質也大幅贏過其他亞洲地區,但很抱歉的是日本終究脫離不了「工作環境糟」、「最不想在此處工作的國家」之罵名。

根據英商匯豐集團在「2019 年度最想在此處工作的國家」的外國人調查當中,33 個先進國當中,日本從 2018 年的第 30 名下滑到了第 32 名。而讓外國人對日本敬而遠之的理由包括「工時長」、「薪水低」、「工作環境不友善」等。

近幾年,日本積極改革勞動方式,一方面是過勞死的案例層出不窮,另一方面是想洗去勞動環境不佳的臭名,具體推動短時間勞動者的僱用管理改善、法定勞動時間改善等多項改革。但日本的工時依舊居高不下,或許部分勞工感受到改善的情況,但日本總體勞動環境只有大企業大幅改善,要改變中小企業仍然困難。

原因是甚麼?一家企業要雇用正式社員所費的成本已經很高了,若提升員工福利制度,令相對成本又要再提高。因此多數企業,只願意以法律規定的最基本門檻,作為公司福利制度的標準。而擁有不敢吭聲文化特質的日本民族,只能「縱容」這樣的環境持續存在,壓力社會下的跳軌悲歌繼續傳唱。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終於等到星期一了,來跳軌吧!」──在這個國家,一天沒聽到人身事故廣播反而奇怪》,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未曾被質疑的「在意」與「期待」──洗手間裡那一整排「妝容完璧」的日本女子,從哪裡來?

每天一宗電車「人身事故」、被問「你這麼可愛的女生怎麼會吃松屋呢?」──從日本社會文化看見台灣

作者簡介:

一口兒化音的中文,總被誤認是來自對岸的中國,卻是土生土長的台灣高雄人。二十三歲,來到眾人嚮往的觀光古都-京都當交換生。二十四歲,考上夢想中的研究所,因諸多因素放棄研究所留學夢,但深深相信「困難の向こうには、必ず幸運がある」(困難的另一方,一定存在著幸運)。二十五歲,成為一位每天頂著高跟鞋的日本OL。夢想以一位文字工作者的身分,透過「文字」和「照片」讓更多人看見真實的日本。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