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結清零最大隱憂 BBC分析中國老人為何不愛打疫苗

中國在「白紙革命」後大幅鬆綁防疫措施,但根據多項研究,解封後死亡病例恐超過200萬,主因是老年人口疫苗接種率不足。分析指,多國均將老人列為接種疫苗的優先族群,但中國最初選擇讓工薪階級優先接種,且告訴年長者安全性研究還不足,導致許多老人卻步。

圖片
北京的「大白」防疫人員。路透社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根據中國政府今年4月發布的數據,80歲以上人口僅約19.7%完成兩劑及加強劑新冠疫苗接種;70至79歲族群也不到50%;11月的最新數據則顯示,80歲以上人口有40%施打兩劑及加強劑疫苗;當局也宣布,明年1月底之前,要讓9成以上的滿80歲老人完成兩劑疫苗接種。

中國國家衛健委的新冠疫情應對專家組組長梁萬年表示,老年人對接種疫苗裹足不前,是一大問題,「很多老人家已有疾病在身,認為打疫苗不安全,事實上是安全的」。

根據BBC分析,中國老年人疫苗接種率不足,有幾個原因。

首先,中國在2020年底開始推動接種國產新冠疫苗時,是讓工作年齡的族群優先施打,與多數國家讓染疫風險較高的年長族群優先接種大不相同。由於疫苗是在平均年齡遠低於中國的國家進行實驗,中國最初向年長族群表示,尚無足夠數據能證實老年人接種疫苗的效果與安全性,讓他們對疫苗信任度不足。

其次,要讓民眾廣泛施打疫苗,社區的基礎醫療系統至關重要,但對中國的老年人來說,這樣的系統並不健全。澳洲墨爾本樂卓博大學(La Trobe University)教授劉朝傑(George Liu)指出,中國的醫療體系並未建立老年人的名單與接種時間表,也缺乏確保老年人接種疫苗的完整流程。

此外,由於中國近年爆發多起醫療醜聞,包括狂犬病、白喉、破傷風等疫苗的安全性出問題,都讓民眾對中國國產疫苗缺乏信心。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近三年,中國迄今未批准進口疫苗,但目前咸認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的預防效果最佳。研究顯示,施打兩劑美國輝瑞/德國BioNTech的mRNA疫苗,預防重症或死亡的保護力為90%,中國科興疫苗的兩劑保護力則只有70%。

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上月訪問中國後,宣布中國已准許境內的德國僑民施打BNT疫苗,但中國方面並未證實此事;白紙革命爆發後,德國政府也呼籲中國開放採用BNT疫苗,不過中國政府仍未點頭。

據報導,中國已在研發國產mRNA疫苗技術,但何時能上市,仍未可知。

更多太報報導

更多相關新聞
白紙運動後北京鬆綁防疫限制 布林肯希望中國大陸策略見效
北京宣布不再驗PCR 路透:將有更多解封措施
男子為做PCR誤闖方艙醫院 需隔離5天後才准走
清零重創經濟 中國近50萬餐廳倒閉
買退燒止咳藥不用再登記 北京爆搶購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