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部落 山川琉璃吊橋人氣旺

中國時報【潘建志╱屏東報導】 屏東山川琉璃吊橋開放後,成為屏東最熱門的景點之一,迄今人潮仍維持平穩,人氣並未消散,也沒變成「蛋塔橋」或「蚊子橋」,主要原因在於串聯周邊部落開發多條遊程,並以在地居民擔任解說員,甚至成立勞動合作社,成為台灣眾多天空步道中,人氣始終不墜的典範。 山川琉璃吊橋2015年底啟用後,免費參觀引發熱潮,天天塞爆;2016年4月中重新開放並開始收費,原以為將造成人數銳減,但除颱風季節,去年每月仍有近6萬人次參訪,並無太大起落。 縣府表示,吊橋剛開幕時,雖帶來龐大人潮,遊客卻很少進入周邊部落,讓族人頗多怨言,因此與屏科大森林系副教授陳美惠合作,訓練瑪家、霧台、三地門3鄉族人成為導覽解說員,結合部落特色文化、產業,讓吊橋不再是單一景點,是成功主因。 解說團隊除提供定點免費解說、團體付費解說外,也有部落巡迴專車、串聯部落解說及深度遊程等收費服務,非常叫好叫座。 縣府也和屏東林管處、茂管處等單位合作,以橋為中心串聯周邊部落發展出多條遊程,形成屏北旅遊廊道,結合解說員發展精緻旅遊。陳美惠說,過去許多部落長期各自發展觀光,因單獨經營、規模過小難以為繼,現在以吊橋為中心擴大串聯,將資源集中運用,自然能把餅做大。 解說團隊也成立「原住民山川琉璃吊橋勞動合作社」,除了解決開發票等營運問題外,也有對外窗口,提供更好服務。社員若有經營農場、接待家庭、風味餐廳等,也可將解說服務擴大為農事、工藝等深度旅遊,讓遊客更能深入了解排灣和魯凱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