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與形體合而為一,「共居之家」開啟台灣住宅建築的新視野

結構與形體合而為一,「共居之家」開啟台灣住宅建築的新視野

撰文 | Eason 圖片來源 | 行一建築.彭文苑建築師事務所

看似冰冷的建築,其實是充滿個性的生活舞台,隨著當代居住議題浮上檯面,行一建築.彭文苑建築師事務所團隊思考著如何讓生活具有的想法,還給居住者本身,透過位於新竹市的「共居之家」,將傳統都市紋理,以設計巧思開拓新的格局,讓住宅、人與人的關係,拼接出全新的生活面貌,回應在地特色之外,也讓都市有重生的可能性,最後也藉此作品一舉榮獲台灣住宅建築獎的殊榮。

圖片來源 | 行一建築.彭文苑建築師事務所
圖片來源 | 行一建築.彭文苑建築師事務所

矗立在傳統都市裡的一抹清新,拉近人與人之間的感情

外表有著清新工業風的「共居之家」,是一個有別於過去傳統的五層樓公寓,它是以一條樓梯串聯,搭配錯落的樓地板構築而成,讓樓上跟樓下的住戶,透過不期而遇的時光,讓彼此產生對話的過程,揉合出細膩的空間感情。在傳統的公寓中,你打開門之後就是一個陰暗的樓梯,而這棟建築完全打破過去的樣貌,打開門之後可以看到外面是下雨天、陰天或是晴天,你面對著一個小小的前廊,然後再到樓梯間,在過程中產生故事、留下回憶,串連整個場域。隨著時代的演進、科技的進步、生活型態的改變,讓大家對左鄰右舍的鄰里關係越來越陌生,設計團隊希望住戶通過一個特別的樓梯,重新建立起整棟一到五樓住戶之間的關係,讓回家路程很像是走到以前熟悉的巷子中,現在轉化成一直往上延伸回到自己的家,在設計巧思下,每個樓層的家門入口都在不同的位置,將樓梯串起來,重新建立一個溫馨的小型鄰里關係,讓大家可以在樓梯間互相交流、產生對話。

圖片來源 | 行一建築.彭文苑建築師事務所
圖片來源 | 行一建築.彭文苑建築師事務所
圖片來源 | 行一建築.彭文苑建築師事務所
圖片來源 | 行一建築.彭文苑建築師事務所

一體成型的建築體,打造出拼貼的獨特美感

「共居之家」處於一個很傳統的台灣都市中,這裡有很多頂樓加蓋的建築,在混亂的狀況下,讓這棟建築產生出一種拼貼的美感。設計團隊考量在地化元素,思忖住宅的多元面貌,運用板牆系統、無樑板的方式打造而成,同時試圖在很小的空間裡頭,把結構消失在這個空間中,讓這棟建築外觀看起來很豐富、造型很獨特,而內部其實是更精彩的樣貌。由於整個建築結構體跟空間是一體成型,因此裡面找不到橫樑與柱子,看到的形體如牆壁、樓板,就是建築本身的結構,所以可以把空間都開放出來,搭配垂直動線創造建築獨特性,同時也融入城市肌理當中,而建築就是一個很單調的框景,可以把外面雜亂的景色帶進來,而室內是比較穩定的狀況,展現出雜亂裡一種有趣的秩序感,拼貼出一個獨特的建築美感。

圖片來源 | 行一建築.彭文苑建築師事務所
圖片來源 | 行一建築.彭文苑建築師事務所
圖片來源 | 行一建築.彭文苑建築師事務所
圖片來源 | 行一建築.彭文苑建築師事務所

創造生活的舞台,反思生活的本質

建築其實是具有個性的,「共居之家」也許不是符合每一個族群,但是會跟隨著自我的姿態與價值,吸引到相同喜好與價值觀的人們,讓住進這棟建築的住戶都有不同的職業,像是健身教練、甜點師、醫生等等,各自展現出不同個性跟生活方式,而建築扮演的角色就是透過獨特的規劃和空間感,讓建築與生活產生對話,呈現良好的生活舞台,把空間活成每個人想像的樣子。當房價愈來愈高,住宅坪數就會越來越小,而設計團隊在規劃的當中也讓大家明白,在這種條件之下,儘管空間裡都是水泥白牆,也不代表生活過得貧困,想要在小空間中創造出該有的生活品質,不一定代表你要花很多的錢。透過設計呼籲回歸生活的本質,告訴大家好的建築,並不是使用最好的建材、最大的坪數,才能擁有最好的生活品質,而是你可以在空間裡過得舒適自在,同時展現一種屬於自己的生活態度。

圖片來源 | 行一建築.彭文苑建築師事務所
圖片來源 | 行一建築.彭文苑建築師事務所
圖片來源 | 行一建築.彭文苑建築師事務所
圖片來源 | 行一建築.彭文苑建築師事務所

跳脫資本主義下的住宅模式,揮灑屬於自己的生活型態

「共居之家」雖然是一個很小坪數的公寓式住宅,可是能夠擁有居住該有的生活品質,像是前廊開門進去的美好風景,即使室內空間不大,採光也是非常充足,在自然的空氣、明媚的風光下,搭配小陽台與外面世界產生美好連接。設計團隊希望把人們對生活的想法,結合環境趨勢,提供的是一個猶如舞台或是畫布般,任你在空間裡放鬆揮灑的生活狀態,使得當今比較僵化的住宅中,讓大眾找到一個新的住宅選擇,而不是一定要回歸到所謂資本主義下的建築裡,體現出的是真正的生活態度與居住的本質。

圖片來源 | 行一建築.彭文苑建築師事務所
圖片來源 | 行一建築.彭文苑建築師事務所
圖片來源 | 行一建築.彭文苑建築師事務所
圖片來源 | 行一建築.彭文苑建築師事務所

一心回饋環境,捨棄多餘的物質點綴

尊重環境已是全球共識,而人其實最終都會嚮往自然,包括陽光、空氣、水,透過建築的引導,突顯生活的互動關係是最重要的一環,在這樣的設計下,不要用太多物質點綴,而是以原材料堆疊空間如塗料、金屬、水泥粉光等等,搭配節能減碳的輕裝修方式,讓回饋環境的理念注入到建築中,促使生活有了另一種可能性,也讓建築有了更多元的面貌。

圖片來源 | 行一建築.彭文苑建築師事務所
圖片來源 | 行一建築.彭文苑建築師事務所

共居之家

設計公司:行一建築.彭文苑建築師事務所

坪數/建築總樓地板面積約82坪(5層樓)

用途:第二種住宅區、第二種商業區

更多精采內容:www.idshow.com.tw/id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