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台南的一封情書」郵遞藝術展進行中…陳郁秀號召600位共創4大領域巧思:感受滿盈之愛


荷蘭東印度公司於台灣台南興建熱蘭遮城,至今年(2024)將屆滿400年。每時期的文化樣貌,在這城市不斷堆疊,交融與翻新,塑造出今日的「台南」,像是座博物館的文化古都。

由白鷺鷥文教基金會與臺灣藝術時尚協會主辦「給台南的一封情書」郵遞藝術展,由榮譽董事長陳郁秀與林磐聳教授共同策展,號召國內外共600位,橫跨美術,音樂、文化、時尚工作者的巧思。

開幕嘉賓包括廖修平、吳晟、謝里法 ,參與者從總統賴清德、詩人席慕蓉、畫家吳炫三 &霍剛 、導演蔡明亮、垂直花園之父Patrick Blanc、前森美術館館長南條史生、紅球計畫的Kurt Perschke、義大利時尚品牌 Armani設計總監Dominick Forte 等重要級人物,與大師們一同見證歷史!

「祝福台灣--給台南的一封情書」郵遞藝術展,是一個精心策劃的邀請展, 我們邀請來自世界各國及國內的藝術家、文學家、詩人、設計師、建築師、文史 工作者們,在制式的明信片上「創作」,再以郵遞的方式寄到國立臺灣文學館, 參與5/18至8/31特展。

本次策展具以下4種特殊的意義:它是一個文化盛事,邀請到全球文化藝術人士透過書寫、繪畫、攝影、剪貼、雕刻等不同方式,傳遞祝福的文化盛事;它是一個文化印記,透過實際郵寄明信片的遞送,創造郵遞藝術的旨趣。

每張明信片的郵票上面都蓋有藝術家居住地的郵戳,紀錄了時間、空間的印記與歷史見證;它彰顯了文化交融,是展現跨區域、跨領域、跨文化的交融及輝映;它更是寶貴的文化資產,這些親筆書寫或繪製郵寄的明信片 藝術品,將是展覽留給臺灣未來珍貴的文化資產。

每個時期的文化樣貌,如何在這座城市不斷地發生及堆疊,交融與翻新,塑造出今日的「台南」,像是座博物館的文化古都。參展者來自不同的國家、不同的領域,卻擁有同樣對台灣、對台南熱愛的心。

這份心意,透過巧思與藝術創作,將滿滿的祝福送給台南,在等待郵寄作品之時,心情有期待也有焦慮,但在接到作品那一刻,那份驚喜,說實在,是一種享受,也是一種「美」的體驗!每份作品的精彩及對台南這座城市和台灣所表達的滿盈之「愛」。


更多今周刊文章
股王信驊將赴高雄慶祝20周年!若輝達、超微研發中心都去南部 對台灣有什麼改變?半導體專家鐵口直斷
年領百萬股息數學老師,為何持續加碼00878?拆解「5關鍵+2濾網」:●元以下都是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