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病童家屬一個家 免除跨縣奔波就醫之苦

統計發現,台灣19歲以下的青少年、孩童,因為癌症、罕病,每年就醫人數多達24萬。不少小病童,必須遠地就醫,加上手術、化療,費用加總下來,不可小覷。來自雲林的滐寶,剛出生時,發現有嚴重的心臟病,必須轉院到高雄治療,為了每天探視20分鐘,一家人舟車勞頓,所幸,有社會的愛心,讓爸爸媽媽在等待寶寶出院的期間,不再奔波煎熬。

揹著重病的寶寶,到外地就醫,不得已的選擇,滐寶一家剛熬過這種難關。

滐寶媽媽 蘇瑩珊:「哥哥自己一個人在鋪床的地方喔。」

滐寶爸爸 戴廷安:「對啊 因為(妹妹)她在吵要喝奶奶,一定要(哥哥)幫我顧。」

哥哥姊姊還是小幼幼,弟弟滐寶剛出生,就發現肺動脈閉鎖,媽媽還來不及抱抱,寶寶緊急送醫,來回竟有300公里遠。

滐寶爸爸 戴廷安:「媽媽手術完之後,(原本要)醫院裡面顧媽媽,結果沒想到變成這樣,我要馬上跟著救護車下高雄,看到第一眼全身插滿管,難過到 真的都會想哭,新生兒都沒什麼看到,每天就只有那20分鐘(探視),其實都很不捨,就會很珍惜(探視)那一段時間。」

滐寶媽媽 蘇瑩珊:「坐月子也是每天這樣子跑高雄,都沒有坐好月子,我沒有辦法哺乳,因為小朋友都在加護病房裡面,也會想小baby 所以不想要,把他一個人放在加護病房這樣,所以我還是選擇每天去看他,一定要帶1包衛生紙進去,看到他就會一直哭一直哭,對他會比較愧疚。」

煎熬1個半月,苦盡甘來,最後1周還有慈善的家,提供滐寶一家遠距醫療也能身心安頓。

滐寶媽媽 蘇瑩珊:「3次心導管手術之後,就好很多了 很開心,我的小寶貝終於可以回家了。」

滐寶爸爸 戴廷安:「(雲林 高雄)來回是真的很累,麥當勞叔叔之家,有提供這樣的服務之後,我們比較有充足的時間去休息。」

民間愛心陪伴,支持家屬安定力量。

溫暖的線條,是你淺淺的微笑。

三民國小學務主任 許書維:「小孩子的線條是很迷人的,可以給一些力量心情就不會那麼苦悶。」

耐心燒窯,堆疊點點愛心,來自社會每個角落。

三和瓦窯組長 林昭如:「不是只有1個愛心的造型,透過我們賦予它的一個溫度,傳遞祝福。」

工程管理顧問 宋主任:「我們家的小孩知道我接這個案子之後,他們覺得很酷,給我加油叫我用心一點,把它完成。」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慈濟精選│2014年巴拉圭水患關懷
西南風燒番薯 台東飆40.1℃高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