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賴清德就職演說高度評價 學者:國台辦無法接住善意「再次錯失歷史良機」

[FTNN新聞網]記者劉秀敏/台北報導

總統賴清德20日宣誓就職並發表就職演說,演說內容以「打造民主和平繁榮的新台灣」為題,分為七大主軸,包括內政、外交、兩岸等相關議題皆被提及。對此,兩岸中國專家、清大社研所副教授陳明祺給出高度評價,認為賴清德談話內容,從內政、兩岸到國際,皆有完整鋪陳,特別在兩岸議題上有為有守,展現實質誠意;而在兩岸方針部分,賴清德強調將「不卑不亢、維持現狀」,追求兩岸和平共榮,遭中國官方、國民黨政治人物及少數學者認為是「台獨」、「兩國論」,東吳大學政治學系陳方隅表示,這樣的批評相當可笑且敵我不分,對中國而言,中華民國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台獨」。

賴清德發表就職演說。(圖/總統府提供)
賴清德發表就職演說。(圖/總統府提供)

在兩岸議題態度上,陳明祺對賴清德演說內容表示高度肯定,認為在「中共步步進逼情況之下,賴清德在整個就職演說中展現出來有為有守的態度」。一方面,他明確提出世界需要台灣的三大理由:世界民主鏈、亞太安全鏈、民主供應鏈,同時展現實質誠意,拋出重啟雙邊對等觀光旅遊,以及學位生來台就學等政策,向中國釋出善意。

「同時他也有守的部分」,陳明祺表示,賴清德提出「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談及國防力量、建構經濟安全、展現穩定而有原則的兩岸關係領導能力、推動價值外交等,以及現在所提「我們有追求和平的理想,但不能有幻想」,都展現他對兩岸議題的務實態度。在這個原則之下,「各方也都期待,我相信包括中國也知道,他(賴清德)會秉持有為有守的方向,來處理兩岸關係」。

談及國台辦對賴清德演說內容的批評,陳明祺認為對岸無法接住善意,是「再一次錯失歷史的良機」,相較之下,台灣則是更願意肩負責任、堅持健康有序交流的一方,因為深知「台海和平穩定不只是關乎台灣與中國,更是全世界的事情」。

此外,談及在野黨對賴清德的「台獨」批評,陳明祺也呼籲,台灣是民主國家,朝野在許多政策上會有不同意見與方向,但對外都應該團結,「這是我們民主之所繫,沒有主權就沒有國家的存在,沒有國家就沒有民主的可能性」,維護國家主權、反對外來敵意力量的併吞,是最基本的事情。

陳方隅則表示,賴清德的講稿內容結構相當完整,內政與外交篇幅比例分配適中、結構完整且敘事清楚。在內政方面,賴清德詳細地講述包括經濟、產業、長照、民生與年輕人等施政方向,他過去所宣示內閣要打造AI創新,此次內閣亦與他的用人哲學吻合,這些都是對未來施政藍圖的宣示;外交方面,他也將延續前總統蔡英文的外交路線,過去八年的外交成績世界有目共睹,相信大家對此都很放心。

陳方隅指出,過去前總統蔡英文的就職演說對中國釋出極大的善意,然而中國的回應卻仍然只有震怒與批評,由此可知無論總統表達什麼立場,中國的批評都不會停止。他強調,對中國而言,中華民國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台獨」,台灣的在野黨實在不應該持續跟著中國隨之起舞。

更多FTNN新聞網報導
520服裝藏巧思!賴清德紫領帶靈感來自台灣原生種 蕭美琴白色正裝展輕盈活力
政治讀新術/美國務院稱「台灣總統」祝賀賴清德就任 趙怡翔解析背後深意
回酸馬辦「新兩國論」 國安人士酸:他在北京時沒有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