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籌大篆文化與藝術的研究新成果/羅成

——記著名書法家韓印軍

羅成

縱觀中國書法史,經過從甲骨文到金文,再到石鼓文的形式衍變,讓大篆成為書法藝術的一次重要飛躍,研究這段歷史,複作大篆剛勁樸茂的形態和因形立意的姿態,不僅僅是梳理文化發展脈絡的需要,也是探索書法藝術本源的必要。當代陝西三原著名書法家韓印軍先生,帶著探索書法源頭秘笈的矢志不移,以及弘揚書法源本文化的初心,經由書法理論與書法實踐的雙得曆練,成為大篆一體的領銜專家。基於他對篆書文化的精研覃思,以及重要的研究與創作成果,被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記錄工程、中國非遺數據中心聯合授於“新時代非遺文化傳播大使”暨“大篆書法非遺傳承人”的學術與文化稱號,以表彰他大篆專題研究的努力和豐碩成果。

走進韓印軍先生的書法作品世界,總是會有“奇觀橫空出世”的震撼感受。在一般人的印象裏無論是石鼓文還是鳥蟲篆,抑或是鐘鼎銘文、毛公鼎、散氏盤等等文字形態都顯得相當生疏,近乎沒有什麼印象。形且不知,何況書法審美。鑒於大眾書法審美、專業書法創作對大篆這一區域的空白現象,韓印軍先生是有著補充空白,帶領人們一覽大篆書法奇觀、體現先秦文字奇絕的發心。這種文化發心的恒久與堅持,讓他從一位書法家擁有了文化家、文字學者、文字考古專家的多重身份曆練!

他心無旁騖,執著大篆這一個方向定位,以至於可以在書法研究的層面走得深遠,挖掘得深刻。清碑學的興起產生了鄧石如、吳昌碩這樣的篆書大家,影響深遠。韓印軍先生的大篆研究就有遠睹前人之奇跡的切入點,私淑篆體書聖為磨礪,站在碑學頂巔的高度,再作山高人為峰的進取。又有筆墨當隨時代的目標,師法劉自櫝的篆書為拓展,汲取中國第一大篆神筆劉自櫝的書法力量和智慧,反復研究創新,並且努力仰觀傳承。既不讓大篆失去高古渾然的氣象,也不讓自己的書法創作拘泥於書奴窠臼,寫下了韓氏大篆的獨特形神,並已經完成書稿待版,書題為《韓印軍標準大篆千字文》,這是韓印軍先生系統整理自己篆書學術研究成果的大事,也是當代大篆文化形成品質可以進行量化、形態可以給出準星、技法可以有利傳播的重要歷史節點。在這個節點上出版這樣一本大篆研究的專著,可謂是文章裏的《三都賦》也是畫題裏的《清明上河圖》。

統籌大篆文化與藝術的研究新成果。韓印軍無論是寫中堂,還是寫四屏,他的大篆書法已經成為非遺文化的一塊金字招牌!成為當代書壇可以與遠古奇跡對話的橋樑,這是書法的功夫,也是文化的功勳。筆裏有墨,墨裏有筆,一件件大篆作品可以貫通今古,讓我們在今天通過他的筆墨去聆聽曾經天粟雨的聲音。韓印軍先生的大篆創作,如一道文化閃電,照亮了當代書法的一個盲點,成為藝術與學術的雙璧珍品。一一觀覽這些超乎尋常的筆墨作品,必然會對韓印軍先生研習書法文化歷史的努力大為尊敬,他執筆縱墨精研篆籀,挖掘書法文化龍脈之根,借古開今讓書法精髓古今相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