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偶像劇《鬥魚》登大銀幕 電影與電視版的最大差異是...

國片《花甲大人轉男孩》挾電視劇聲勢搶攻大銀幕,票房近億元,電視改編電影知名案例還有2011年的《犀利人妻最終回:幸福男·不難》,6千萬元拍攝成本創下1億4千萬元票房,證明電視觀眾願意埋單進戲院。

2018年台灣電影圈吹起懷舊風,改編自十多年前人氣偶像劇的《鬥魚》《王牌教師麻辣出擊》電影相繼開拍,除製片、導演是老班底,為了替台灣影視產業尋找新血輪,有志一同啟用新人擔綱主演,預計今年暑假上檔。

《鬥魚》改編自網路作家洛心的小說《小雛菊》,2004年由製作人柯宜勤、導演柯翰辰姐弟檔拍成偶像劇,創下有線電視平均收視率1.63%、一個月播出期間收視率攀升1.5倍的紀錄,為當年漲幅最高的偶像劇。不僅捧紅了安以軒、郭品超等演員,隔年更再接再厲拍了《鬥魚II》。

從電視製作人首度跨界擔任電影製片,柯宜勤認為現在是拍電影版《鬥魚》的最佳時機。
從電視製作人首度跨界擔任電影製片,柯宜勤認為現在是拍電影版《鬥魚》的最佳時機。

相隔14年,《鬥魚》搬上大銀幕,從電視製作人首度跨界擔任電影製片的柯宜勤坦言,每個電視導演都有電影夢,弟弟柯翰辰也不例外。「他一直對電影有憧憬,這次決心拍電影版《鬥魚》,我們才發現,拍電視劇速度要快,但電影需要更細膩,要有更完整的時間籌備。」

柯宜勤坦承,《鬥魚》是她做過最紅、也最經典的偶像劇,不論是對她或弟弟來說意義都格外不同。她也認為,《鬥魚》的原著小說其實更適合拍電影,並對台灣觀眾是否埋買深具信心:「以前拍電視劇時,加了很多元素將戲拉長,小說故事相對較單純,現在正是拿來拍電影的好時機。」

《鬥魚》推手 柯宜勤

  • 現職:多曼尼製作公司總經理

  • 戲劇作品:《麻辣鮮師》《橘子醬男孩》《鬥魚》《眉飛色舞》《鬥魚II》《就想賴著你》《美樂加油》等。


更多鏡週刊報導
《麻辣鮮師》老班底拍電影版 精神領袖就是他
台灣電視史三冠王 這部偶像劇也要登上大銀幕
《鬥魚》捧紅安以軒 重拍電影版最難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