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前症候群 主因氣血不暢引起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瞿瑞瑩表示,在月經來潮前的7~10天,若女性常常感到有胸悶、乳房脹痛、容易疲倦等生理現象,暴躁易怒、憂鬱或沒精神等情緒上的不適感,且症狀持續3個月,這就是經前症候群。 根據中醫觀點認為,肝經主管情緒、胃經通過乳房、腎經與內分泌系統相關,經前症候群就是經絡與相關的臟腑不通或淤積,導致氣血不暢所引起。 肝主疏泄故肝氣要調和,身體的氣血循環才會調和通暢,再加上同時排解抑鬱,心情就會感到舒暢。 根據四季所對應的五臟來說,春季是養肝的好季節,建議怕冷的女性,平時可以多泡泡熱水澡,提醒若容易有發熱流汗或火氣較大的民眾,泡澡時可以只泡到肚臍即可。 瞿瑞瑩表示,透過中醫調理與穴道按摩,將有助於讓氣血通暢與讓體質回復較好的狀態;許多女性為了有苗條身材,長期食用生菜沙拉或是水果來做減肥,這樣容易造成手腳冰冷、月經量少,甚至還會有水腫的症狀出現,這時中醫就會使用具有健脾利水、補氣去祛寒功效的理中湯來做調理,另外在中藥調理上面則會選擇具有和中緩急、寧神安躁效果的「甘麥大棗湯」,或是調達氣機的「小柴胡湯」等處方來舒緩經期不適。 在身體穴位做適當按壓,也有助紓解經前不適感,像是位於虎口的『合谷穴』可以緩解疼痛,而大拇趾根外下緣的『太衝穴』可緩和情緒、活絡氣血,在腳內踝尖端上四橫指幅的『三陰交穴』,主管婦科,這三個穴位都可緩解經前症候群。」 瞿瑞瑩提醒,有經前症候群的婦女經血量少或異常,可能導致不易懷孕。除了保持心情愉快,也可透適當運動放鬆心情、舒暢氣血經絡,而生理期前也應減少食用太鹹或太寒太燥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