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2任美國總統、8年白宮採訪生涯...看台灣出身的他,如何在美國用華人的角度看世界

作者●張經義/商周.com專欄作者

年前,有機會和北京清華大學學新聞的研究生交流,難得有機會不談新聞,而只談新聞本身。這裡,也希望和各位分享。

自己12多年的記者生涯中,最特別的,就是在31歲的那一年,成為白宮記者協會100年以來第一位,也是目前唯一一位講中文的中文媒體記者,也就是白宮記者團的成員,這代表著,有機會能近距離接觸美國總統。至今,我報導白宮超過8年,經歷了2任美國總統,還有6位白宮發言人,在不少美國重大政治時刻,或中美領導人見面時刻,我很幸運有機會在現場,記錄下歷史的初稿,然後通過白宮的新聞官發送給所有報導的白宮記者。

除了當記者,我大概也不知道自己還能做些什麼。

政治大學畢業後當記者,獲得紐約大學碩士後還是當記者,從事記者工作這些年,從月刊記者開始,一路做週刊、日報記者,然後電視台,現在也開始經營「白宮義見」,即使我在這麼多不同的新聞載體工作過,但其實本質都是一樣的,就是——內容。

常常在想,自己從事的,應該是人類最古老的工作之一。

幻想一下,在4萬年前,人類還生活在洞穴的時候,那時候人們沒有iPhone、沒有書、沒有羊皮紙,連文字都沒有,但,那時候人們已經會在夜裡,圍著火光坐著,分享自己的見聞和說故事。到現代,記者的工作其實是一樣的——分享我們的見聞,把我們看到的東西分享給大家,所以這是一個非常古老的行業,也許是我們人類永遠需要的行業——人與人之間必須要有的交流。

常有學新聞的學生向我請益,我也樂意回答,在最後,我一定會說:「在新聞路上,共勉之。」

其實在新聞路上,我們每天都在接觸新的東西、大量閱讀、不斷學習,其實,我們都是新聞的學生。說到新聞本身,我記得大學的時候,我的教授說,記者基本可以分成三種,一種是把記者工作當做工作,再來,就是把記者這個工作當成一個職業,最後,就是把新聞工作當做calling,也就是使命。

當別人問我說你是什麼職業,我常常會想說我是「新聞生活者」。

對我來說工作即生活,另一方面,我熱愛新聞,跟熱愛生命一樣的愛,再來,就是其實我每天都生活在新聞當中,所以我基本上不看任何電視劇,除了「紙牌屋」,因為我就生活在一個新聞大劇裡,特別在川普上任後,他就是一個主角,其他還有很多的配角,各種不同的人事物不斷出現,這個劇讓人完全無法預測它的結局為何,於是,後來我再沒看過「紙牌屋」。

除了成為白宮記者,加入SMG也是我相當幸運的事,因為我去到了許多連白宮記者都去不了的新聞現場。

包括英國脫歐公投、法國總統大選、德國聯邦議會選舉,甚至還有俄羅斯總統普丁連任時,我也在莫斯科紅場。像英國脫歐公投時,那天晚上我完全沒有預期英國會脫歐,晚上12點在大笨鐘前連完線就回旅館了,結果整晚盯著電視失眠,看著各種數據,然後電話瘋狂打來,總部不停要我連線,第二天我黑著眼圈連線到下午。

法國總統大選時,馬克宏的競選之夜我也在羅浮宮現場,那時候我還以為民粹主義的浪潮被驅散了,但現在的黃背心運動,證明了民粹主義的浪潮還將持續,後來包括德國聯邦議會選舉,我有機會去到基民盟總部,梅克爾當時做了一個非常簡短的演說,因為當時選舉完後民粹主義政黨、另類選擇黨成為最大的在野黨,連德國這樣經歷過納粹主義歷史的國家,民粹主義都崛起了。

我十分有幸,能到現場去感受,同時通過新聞連線,還有我的「白宮義見」,在第一線真真切切地告訴觀眾究竟發生了什麼,而不只是二手傳播。

這個年代,連手機看新聞很方便,為什麼要派記者在現場呢?

回想跑歐巴馬第一任期時,那時螢幕還十分小的iPhone開了一個新的功能叫「推播」,那著實令我震驚。有天,我在白宮記者會上,然後,我看著白宮發言人在台上講話,他話一講完, 30秒左右,他人還在台上,我也還在新聞發布會現場,就收到了推播,報導白宮發言人說了什麼話,講了什麼內容。

當時,我很震撼,我都懷疑人生了:我為什麼要在那裡?為什麼要去新聞發布會?

後來我發現,在現場我可以看的更多,因為看電視畢竟只能看到一角,其實,還有很多的人和事,還有許多幕後,還能和白宮發言人與白宮官員接觸,可以得到更多更深、更不同的新聞,還能有我們自己的視野,而非西方媒體的視野。

再者,這年代很多新聞都是搶快,搶快的一個問題可能是不正確,對我來說,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把最準確的新聞傳送回去,讓觀眾得到最準確的第一手消息,同時,我也會依據跑白宮這8年來的經歷,分析這事件到底是重要還是不重要,或者這事件接下來會怎麼發展。

白宮記者是相當有趣的一群人,基本上都是摸爬滾打從最底層爬上來的。

他們不是從總部的實習生開始,就是從偏遠地方台開始,身經百戰後,才能進到白宮這個高強度的地方。因為進到白宮當白宮記者不是一個終點,是一個起點,每天身邊都有大量的競爭,所有人都在搶同一條新聞,那就是美國總統。美國國會很不一樣,眾議院與參議院加起來有535個議員,每一個都有話說,國會記者每天都有不一樣的新聞,而我們每天都是跟著總統,看他有什麼新聞,所以競爭是非常激烈的。

再來,是關於川普上任後所說的白宮記者報導「假新聞」,是不是真有這麼一回事?

川普講假新聞時,也不全然是他憑空杜撰出來的,我多年的觀察,白宮記者團78成是自由派的,只有23成是保守派的,這也完全可以理解,自由派媒體的記者大都是都市媒體,因為也只有都市才能養出《紐約時報》這樣的「主流媒體」,小鄉村是做不到的,他們光是財力就不夠。

而人在都市久了,自然會感染部份立場,像是相信氣候變遷、擁抱同性戀、在乎無證移民、支持槍枝管控等,這些正好是川普所不支持的,因此自由派媒體在報導時,有意或無意地流露出對川普政策的反感,甚至刻意放大矛盾,忽略川普的成就,都讓川普緊抓著媒體打。

當然,無意的或有意的,川普本身也在製造「假新聞」,他屢屢發表謬誤的言論,包括他老愛說他「已經」在蓋牆了,問題是完全有證據證明什麼都沒有,因為連撥款都沒有,要不然美國聯邦政府就不會關門了。總之,《華盛頓郵報》在川普上台後,特別開了欄目,至今一直在更新川普的不實言論,上任兩年來,華郵估計,川普共發表了8158條錯誤或誤導性言論,當然,其中很多都是重複的。

作為一個局外人,幸運的,我能把看到的事物記錄下來,而不是透過西方媒體的眼睛來看事物。所以我在報導新聞的時候,常常會從我們的視角出發。

包括4年前美國弗格森種族騷亂的時候,我總共去了弗格森兩次,弗格森其實是一個人口就2萬人的小鎮,它的房子最高就2層,一般都是1層,78%都是非洲裔的住民。像到這樣的地方採訪,我會想去中餐館採訪,了解我們華人受到的影響,從他們的角度來告訴觀眾,他在那裡遭遇到什麼,他們的視角是什麼。

那小鎮很小,麥當勞12家,但是卻有10家左右的美式中餐館,從這可以看得出來,中餐館在美國的影響力是相當大的,全美國有高達15千家麥當勞,但,全美國卻有5萬家美式中餐館,肯德基、麥當勞加漢堡王,加起來都沒有中餐館多。於是像弗格森這麼一個小鎮,都可以看到中餐館。

而且在那,中餐館還不常叫Chinese Restaurant,而是叫Chop Suey,就是雜碎,這是老廣東帶來的,也可以看到華人多早前就在那紮根了。我當時去一家中餐館,玻璃真的都被「砸碎」了,當時我採訪老闆娘,餐館破掉的玻璃全部用木板遮起來,白天進去整個像地窖一樣。但,我第二次去的時候,中餐館燒掉了,老闆不知所蹤,這是一件很不幸的事情,但是從傳播的角度來說,華人在當地的境遇,讓我們很快能和弗格森有個連結。

當記者幸運的地方,就是能夠告訴這個世界,關於這個世界。

更多商業周刊文章

別把血汗錢拿去買房子!台灣房市出現「零首付」背後,你該懂得的駭人真相

※本文由商業周刊網站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