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成長最快的大國!印度的致富實驗進行式 《經濟學人》:莫迪必須抑制獨裁衝動

印度國會下議院大選日前開跑,尋求第3個任期的現任總理莫迪也有望連任。莫迪經常吹噓其統治下的印度經濟成長故事,矢言要將印度打造成全球製造業中心。英國期刊《經濟學人》指出,雖然印度不是下一個中國,但仍能改變自己與世界,而莫迪必須抑制獨裁的衝動。

《經濟學人》(The Eonomist)指出,莫迪(Narendra Modi)領導下的印度是在「去全球化」浪潮與強人領導下的致富實驗。未來10年至20年,印度能否快速成長並避免動盪將決定印度14億人民及世界經濟的命運。莫迪的管理方式在某種程度上正發揮作用,但人們仍質疑印度的成功能否持續,質疑這是否取決於莫迪繼續掌權。

印度是世界上經濟成長最快的大國,正以每年6%至7%的速度成長,最新數據顯示,民營部門信心達到2010年以來的最高。印度的影響力正以新的方式顯現:印度已經是全球第5大經濟體,到2027年可能成為第3大經濟體,僅次於美國及中國。美國公司在印度擁有150萬名員工,比美國在其他國家聘用的員工來得多。印度股票市場的市值排名全球第4,航空市場排名第3,印度購買俄羅斯石油影響了全球價格。財富的增加意味著更大的地緣政治影響力。葉門叛軍胡塞組織(Houthis)自去年11月開始頻繁攻擊來往紅海的商船後,印度在中東部署了10艘軍艦;美國現任總統拜登(Joe Biden)及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都向印度示好。

<cite>2024年4月19日,印度大選正式開跑,南部泰米爾納德邦清奈市的選民排隊等待投票(美聯社)</cite>
2024年4月19日,印度大選正式開跑,南部泰米爾納德邦清奈市的選民排隊等待投票(美聯社)

《經濟學人》指出,如果人們正尋找「下一個中國」、一個以製造業為主導的奇蹟,這個奇蹟不會是印度。印度的發展正值貨物貿易及工廠自動化停滯不前的時期,因此需要開創新的成長模式,其中的一個支柱很熟悉,那就是將龐大的單一市場連結在一起的龐大基礎設施計畫。印度擁有149個機場,是10年前的2倍,每年新增1萬公里的道路及1500萬瓩的太陽能裝置容量。此外,印度一些基礎設施是無形建設,包括數位支付、現代資本市場、銀行、統一的數位稅收系統,這些都讓企業能利用國家規模經濟。

第2個更新穎的支柱是服務出口,已達印度GDP的10%。全球服務貿易仍在成長,印度資訊科技公司推出「全球能力中心」(GCC),銷售跨國公司研發及法律及會計等服務。然而,儘管印度擁有先進的科技園區,但仍然是半農村社會,這就解釋了經濟模式的最後一個支柱,亦即一種新型福利體系,數億貧困的印度人透過這種體系獲得數位轉移支付。新數據顯示,以全球貧窮衡量標準計算,每天生活費低於2.15美元的印度人口比例已從2011年的12%降至低於5%。

《經濟學人》指出,莫迪最成功的政策借鑒了1990年代及2000年代印度出現的自由主義政策,但這沒有錯。他推動停滯的改革,親自監督關鍵決策,威嚇官僚機構的落後者及反對者,值得讚揚。有人說他助長了裙帶資本主義(crony capitalism),然而,儘管一些大公司得到了優惠,但業務集中度正下降,貪腐現象有所減少,商業呈現出豐富的多元樣貌。如果今年莫迪連任成功,印度經濟將繼續強勁成長,印度的中產階級也將成長:6千萬名印度人年收入超過1萬美元,而美國知名投行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預計,到2027年,這個數字將達到1億人。

<cite>印度新德里一間咖啡館開設的共享辦公室,這裡是印度許多科技新創公司的工作地點。(美聯社)</cite>
印度新德里一間咖啡館開設的共享辦公室,這裡是印度許多科技新創公司的工作地點。(美聯社)

然而,《經濟學人》指出,印度面臨一個嚴峻的問題:10億勞動年齡人口中,僅約1億人擁有正式工作,其餘大多數人都從事臨時工作或失業。為了吸收印度的一些閒置勞動力,莫迪正利用國營激勵計畫來促進製造業發展,但即使該計畫達到目標,也只能創造700萬個就業機會,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推動中國出口激增的計畫只會讓莫迪的任務更艱鉅。

《經濟學人》指出,印度經濟必須創造大量就業機會才能維持成長,其中一個方法是建立更大的資訊科技部門,成為數位化世界的中心,並成為數位金融、食品、國防在內的出口產業群,這些產業勞工的支出將在建築業及旅館業等其他產業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一個高效單一的國內市場將提高整體生產力,目標明確的福利可以幫助那些落後者。為此,印度必須改革教育及農業,並讓更多人口從人口稠密的北部遷移到南部及西部的大城市。

<cite>2022年11月,印度新德里的鬧區人山人海。(美聯社)</cite>
2022年11月,印度新德里的鬧區人山人海。(美聯社)

莫迪所屬的印度人民黨(BJP)有一些才華及想法,但主要集中在意識形態及針對穆斯林的抨擊,反自由主義的興起削弱了政治反對陣營及言論自由。企業對莫迪的擔憂或許可以解釋投資尚未激增的原因。《經濟學人》指出,讓印度大眾為2030年代巨大社會變革做好準備的過程才剛開始,重塑教育、城市、農業需要非印度人民黨領導的各邦政府及面臨混亂的社會團體合作,但莫迪讓人討厭的政治讓他們之中的許多人彼此疏遠了。

《經濟學人》指出,印度及其經濟體面臨的問題不是莫迪是否會勝選,而是他是否會改變。為了制定媲美1990年代的新改革議題,並培育出獎勵人們獨立思考的繁榮知識經濟,莫迪必須抑制獨裁的衝動。為了吸引更多的本地投資及外國投資,並尋找具有成長思維的繼任者,他所屬的印度人民黨必須遏制其沙文主義政治,否則莫迪的國家復興使命將無法兌現其承諾。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