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系太理論不實用?其實沒這麼簡單

作者:陳暐/一個貓奴的經濟學筆記

常聽到高中生提到「經濟系」時表示,「經濟系聽起來不錯,但就是學得太理論了。」

但究竟什麼是理論呢?不要說高中生了,很多大學生都不能說出完整的答案。就我進一步了解後發現,多數學生口中的「太理論」,大概的意思是說,學的東西沒辦法拿到現實生活中使用。問題是,這是真的嗎?

什麼是「理論」?

我們先來說說,什麼是理論。所謂理論(theory),根據英文老師都會推薦、但你可能沒翻過幾次的《韋氏辭典》(Merriam Webster Dictionary),理論的定義是:a plausible or scientifically acceptable general principle or body of principles offered to explain phenomena。簡單說,理論是解釋某個特定現象的一種原則。為了方便理解,不妨把理論想成一種詮釋。

舉例來說,之前郭婞淳剛得金牌時,網路上就出現很多討論,問及為什麼女子舉重輕量級中,亞洲選手特別強(要解釋的現象)?而很多網友就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比如同樣的體重之下,亞洲女生比較矮,所以肌肉量會比較多,自然表現比較好,就是一種可能的詮釋。

另一種可能的詮釋是,亞洲女生練舉重的運動人口比較多,自然比較容易出現優秀的選手。這兩個故事可能都有道理,也可能都沒道理,但它們都是解釋這個現象的理論。

經濟學理論:有用的模型

而在科學上,一個理論通常對應到一個或多個模型。所謂的模型就是一個簡化後的詮釋。舉例來說,每個人都用過的地圖,不管是電子地圖還是實體地圖就是一個模型,它詮釋的是簡化後的地貌。地圖上兩條看起來一樣寬的路其實可能差了兩倍,看起來方方正正的街區可能其實是歪曲的,任何地圖都不可能完全正確,因為它做了很多簡化。但地圖還是有用的,它可以讓你知道大致上怎麼從甲地走到乙地,也可以讓你知道兩個不同地點大致的相對位置。科學界有一句名言:”All models are wrong, but some are useful.”(所有模型都是錯的,但有些有用處),就是在說,模型不可能完全正確,重點在有沒有用。

而在經濟學上,所謂經濟學的理論,通常都是一個用數學描述的模型,有時候可以用一個簡單的圖形來表現(像是有名的剪刀供需圖),這些理論傳統上用來解釋經濟現象,像是為什麼會有失業或是通貨膨脹的現象,但大概從 70 年前開始,經濟學的理論就常被延伸應用到別的領域,這些領域包括了政治學、社會學、法學、歷史學、犯罪學、心理學以及神經科學等各式各樣的學科,這樣廣泛的應用正是經濟學理論「有用」最大的證明。

再應用的課程,也需結合理論

但這個角度的「有用」,常常還是被人覺得不夠實際,這是因為理論的本質既然是在解釋一個現象,他主要回答的問題就會是「為何(Why)」的問題,像是疫情為何散佈至全球、為何會有犯罪,或是為何奧運會有某些項目不復存在。而一般人直覺上認為有用的通常是能回答「如何(How)」的方法,像是如何預防全球疫情、如何減少犯罪,或是如何增加我們國家的奧運金牌數量的方法。

然而,幾乎所有「如何」問題的解方,都是很多「為何」的理論作為基礎所發展出來的。所以即使是那些主要教你應用的科系,也勢必在大學的課程中有很多理論的內容。而反過來說,那些被認為很理論的科系,也都會有很多應用的課程,像在經濟系就會有將經濟學的理論基礎與統計學的模型結合起來,應用在資料科學的課程。

成為商管人才,就須經濟基礎

至於各種類型的經濟系之間有什麼差別呢?由於農業在臺灣過去曾經是最重要的產業,而且農業上的經濟學問題傳統上被認為有其特殊性,因此過去許多大學都設有農業經濟學系。但隨著時代變遷,服務業成為了最重要的產業,大約 20 年前,這些農經系都開始陸續改名為應用經濟學系,將其應用領域拓展到農業以外的方向,除了我目前任教的台大農經以外。而如同前文所述,即使是這樣相對強調應用的科系,課程中依然會有許多理論作為應用的基礎。

如果跨出經濟類型的科系做比較,則最常被相提並論的是管理/商學院的科系,像是財金、國企還有企管系這些科系。從學科的理論基礎來說,所有的商科大抵來說都是倚靠經濟與會計的理論作為基石,只是偏重的方向不一,像財金和國企(舊稱國貿)就是側重經濟學裡財務經濟學與國際貿易的理論,而企管則是平均地應用了許多不同的經濟學與會計學理論,我以前在中央企管任教時,就是教大一與大二的經濟學理論課程為主。同理,雖然這些科系都更強調在商學領域的應用,但課程中理論的部分並不會比較少。

事實上,如果綜觀美國的知名公私立大學,很多學校的商學院都沒有設大學部學位,即使有,也是偏會計學學士的學位,較少有財金或是企管的學士學位,其背後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預期一個好的商業人才在大學時是經濟系、數學系或甚至是資工系的主修,到了碩士班再將其紮實的理論背景應用到商學上。這也是為何,我覺得經濟系是大學最好的主修之一,我當年考大學時也是在同時錄取了台大財金與經濟後選擇了經濟系,並在其後用行動證明了我的看法十多年來始終如一。

誰適合經濟系?

最後,什麼樣的人適合經濟系呢?我覺得只要相對於自然科學,你對於社會科學的議題更有興趣,並且對於利用數理模型(而非語言)來理解這些議題嚮往,那不論是喜歡問「為何」,還是想知道「如何」,都可以在經濟系找到一片天。

事實上,也正因為經濟系適合很多種類型的人,經濟系的學生出路也非常廣泛──我的大學同學有人在頂尖的投資銀行工作,也有人自己創業開親子餐廳或是桌遊店,甚至還有人替 Netflix 寫過劇本。

在我看來,經濟系帶給我們的是擁有嚴謹邏輯的思考方法,以及實是求是的科學精神,所以不管在那個領域都能夠發光發熱。你想成為這樣的人嗎?如果是的話,不管是經濟系、農業經濟系還是應用經濟系,都會是很適合的切入點!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經濟系太理論,不實用?其實大學所學都是理論,而經濟學正是「最實用的理論」》,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欸,系主任叫你去他辦公室」不愛考試?那就更該找到學習的意義
企管沒有出路是真的嗎?企管學的廣,是因為他教你如何「營運一間企業」

作者簡介:

陳暐,台北大安區人。臺灣大學經濟學學士、碩士,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經濟學博士,曾任教於中央大學企管系,目前任教於臺灣大學農經系。研究專長為神經與行為經濟學。因為工作與求學的關係足跡遍布美國賓州州學院、俄亥俄州哥倫布、加州洛杉磯與柏克萊、香港以及深圳。工作之餘喜歡打遊戲、看美劇、吃飯喝酒與當貓奴才。家中主人為一隻萬中選一的不貪吃橘貓。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