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擬電價分艙收費 最快2025年上路

經濟部長郭智輝上任時談到「電力分艙」構想,近期傳出經濟部指示台電規劃「電價分級收費」機制,初步方向分成反映台電躉購或綠電開發成本的「綠電」、規劃和碳費連動的「低碳」,以及一般電力,並依排碳量高低,來訂定不同價格。

工總常務理事何語指出,「問題出在台灣的電是不夠的問題,未來AI用電又要用很多,你要達到綠電20%是很困難的,各國已經恢復核能電廠,列為綠能用電。經濟部長已經明確表明法規修改,維修設備完以後可以再用20年,那為什麼政府不去思考這些?」

工總指出,未來半導體、AI等產業發展會需要更多用電量,以目前的能源配比來看很難有便宜的電,建議考慮核能延役再發展綠電、強化電網韌性;環團則認為企業不愛用綠電,是成本太高,政府可以鼓勵高科技產業也投入再生能源發展。

綠色和平專案主任徐祥誠表示,「多數企業不願意使用綠電的原因之一,在於綠電的成本相較於傳統的電力是比較高的,經濟部應該要提出鼓勵性的相關辦法,讓企業能夠去再生能源的投資或者是生產,提高企業綠電發展的自主性。」

有官員向平面媒體透露,目前全案還在初步規劃階段,後續會和環境部討論,等環境部年底碳費拍板後,再進一步規劃低碳電力組成等細節,最快也要明(2025)年才會上路。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台電首試賣6組合小額綠電 分2階段競標販售
每3度電有1度綠電 風電、光電發電量首次突破3成
核四封存爭議 台電判賠奇異49億新台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