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核定23項中小企業創新研發計畫 促進臺灣經濟發展

圖/經濟部
圖/經濟部

獨家報導 記者林墨卿/綜合報導

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近日召開「小型企業創新研發計畫(SBIR)」第484、485次指導委員會議,審議通過電子、機械、生技、民生及服務領域共計23項中小企業所提創新技術/服務研發計畫之研發經費部分補助。

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表示,這次會議通過的計畫包括電子領域1項、機械領域4項、生技領域3項、民生領域1項、服務領域4項及潛力新創10項,合計23項。這些計畫的通過,將帶動受補助廠商投入研發經費逾3,646萬元,預期將能激勵中小企業投入更多研發人力,促進研發人才的培育及研發能力的累積。

SBIR計畫旨在鼓勵並協助國內中小企業積極投入創新研發,加速中小企業的成長茁壯。經濟部希望藉由這些創新研發計畫的推動,能夠建立完整的產業體系,進而促進臺灣經濟的持續發展。根據統計,SBIR計畫在過去三年累計通過執行了1,567件創新研發計畫,政府補助金額超過9億9,305萬元,並帶動中小企業投入研發經費近19億2,061萬元,對提升我國中小企業技術水準及產業競爭力有顯著的助益。

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指出,這次通過的23項計畫,涵蓋了多個領域,顯示出中小企業在各方面的創新潛力。例如,在電子領域的一項計畫中,預期將研發出新一代的智能電子產品,提升臺灣在全球電子市場的競爭力;在機械領域的四項計畫中,則包括了高效能機械設備的開發,這將有助於提升製造業的生產效率和品質。

在生技領域的三項計畫中,則專注於醫療設備和健康產品的創新研發,這將提升臺灣在生技產業的國際地位。民生領域的一項計畫,旨在開發具有高附加值的生活用品,滿足消費者日益多樣化的需求。而在服務領域的四項計畫中,則包含了數位服務平台的開發和智能物流系統的創新,這將推動服務業的數位轉型。

這些計畫的推動,將不僅促進中小企業的創新和成長,也將為臺灣經濟的整體發展注入新的動力。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強調,未來將持續推動SBIR計畫,支持更多中小企業投入創新研發,提升臺灣在全球市場中的競爭力。


更多《獨家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