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水利署改善水資源環境 開源、節流、調度、備援多管齊下

記者吳典叡/臺北報導

經濟部水利署今日指出,今年氣候異常,發生豐水期無颱風侵臺帶來降雨,面對嚴峻氣候挑戰及因應即將面臨之枯水期,政府除落實各項節水及水源調度措施外,已緊急採取增加抗旱水井、埤塘利用、移動式淨水設備及緊急海淡機組等抗旱水源,希望能減緩旱象衝擊。

水利署表示,面對氣候變遷對水資源的影響,已擬定各區域水資源經理基本計畫,透過開源、節流、調度、備援等策略多管齊下,辦理各項水資源建設及管理工作。

其中,「開源」是多元水資源開發提高供水能力,針對友善環境之水庫更新改善與清淤、再生水、及可同時營造親水環境之平地人工湖等優先推動,其中,桃園中庄調整池及雲林湖山水庫已於106年完工供水;高雄鳳山溪再生水廠已於108年完工,每日可供水4.5萬噸外,預計從110年起每年將有一座再生水廠完工增加供應再生水,亦於用水計畫審查時,要求開發單位優先使用再生水;南投鳥嘴潭人工湖及白河水庫更新改善等工程計畫均施工中。

「節流」包含推動各項節約用水及提高用水效率,包括辦理自來水減漏,已由105年底漏水率16%降至目前約14%,工業用水回收率則由105年底70.7%,提升至目前約72.2%,也與農委會合作加強農業節水、水資源競用區一期作轉旱作等。

「調度」是指透過輸水管線設施提升區域水源調度支援能力,包括北部「板新地區供水改善二期計畫」已於108年底通水,同時桃園支援新竹自來水幹管計畫也施工中,預計最快今年底通水後,桃園支援新竹供水能力最大即可達每日20萬噸,增加北部水資源調度能力及效益;南部臺南高雄水源調度輸水工程及曾文南化聯通管工程等亦施工中,相關工程完成後,將可提升各區域水資源調度能力。

「備援」包含翡翠水庫原水管、湖山水庫第二原水管、防災備援水井及伏流水等均積極推動,完成後,可增加每日30萬噸以上備援水源,並提升臺灣面臨氣候變遷挑戰下,各區域水資源應變備援能力。

水利署強調,各項水資源建設已納入前瞻基礎建設及相關重要公共建設計畫加速推動,執行過程均符合環評相關規定,相關水資源管理工作亦持續推動;近期各界針對停灌休耕補償,大用水戶應承擔更多用水成本部分,因涉及民生及經濟需審慎評估,仍將秉持「照顧基本民生用水」及落實「用水公平正義」等原則,配合經濟發展推動。

高雄鳳山溪再生水廠已於108年完工,每日可供水4.5萬噸外,預計從110年起,每年將有一座再生水廠完工增加供應再生水。(取自高雄市政府水利局官網)

「開源」是針對友善環境的平地人工湖等優先推動,其中,南投鳥嘴潭人工湖更新改善工程計畫施工中。(取自中區水資局官網)

包括翡翠水庫原水管等設施,均積極推動,完成後,可增加各區域水資源應變備援能力。(取自臺北自來水事業處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