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部忽視三大變因 供電穩定有變數

工商時報【馮建棨、邱琮皓╱台北報導】 經濟部能源局公布最新「長期電源開發計畫」,由於2019年開始直到2025年,備用容量率都能達到15%以上法定目標,電力供應呈現「供過於求」現象。然而數字背後卻沒列入電廠環評卡關、台中電廠限煤及接替深澳新機組還沒下文等變因,未來供電穩定仍有變數。 經濟部表示,根據最新規劃,今年(2019)尖峰用電預估是3,740萬瓩,供電能力是4,338萬瓩,供給遠大於需求,強調供電穩定沒有缺電狀況。經濟部還說,用電成長已納入台灣經濟成長率、台商回台、電動車及氣溫等因素,各項用電變因都已納入規劃中。 但根據規劃顯示,目前近兩年都會維持每年2至3部大型火力機組上線,供電能力持續增加,不過到了2023年備用容量率會小跌至15.8%的略低水準,經濟部官員說,這是因當年會有核二廠2號機及興達電廠2部機組除役影響,不過整體供電量仍足以供應。 值得注意的是,經濟部雖列出各項可能影響供給變因,但台中市府為減少空污,放話要撤照限制秋冬5部機組停機,另深澳電廠計畫案去年宣布停止後,經濟部只說要在北部興建新電廠接替,但半年過去只聞樓梯響、卻不見新計畫案。 經部官員表示,深澳接替機組受限台電電網,目前還在評估合適併網地點,等確認後提交文件給能源局,才會決定北部替代深澳新機組由台電或民間電廠接手。 此外,大潭電廠7號單循環機組運轉時間從2019年底擬展延至2022年底,但仍卡在環保署環評專案小組初審會議中。台電指出,因民營電廠IPP2(50萬瓩)招標案不如預期,加上中火核可的生煤量從去年起大幅削減,興達電廠也被地方削減秋冬生煤許可量30%至50%,為銜接電力缺口,因此大潭7號機不得不提出運轉展延。 環保署官員指出,該案主因環評委員要求台電再詳加評估污染物減量程度、分析對竹苗空品區影響,補件後再審,環保署尊重環評委員意見,但不預設結果與結案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