巔峰作《清明時節》 綠光劇團台灣文學劇場再現

巔峰作《清明時節》 綠光劇團台灣文學劇場再現
巔峰作《清明時節》 綠光劇團台灣文學劇場再現

【記者王雯玲/高雄報導】2023綠光劇團迎來創團30周年,將以「綠光創藝股份有限公司」啟程,由吳念真擔任董事長,期盼透過舞台劇IP多元化,讓表演藝術能在不同形式的文化娛樂產品中轉換、傳唱,同時秉持初衷,持續製作一齣齣貼近人心的國民劇場之作。

在30周年這個意義非凡的時刻,綠光創藝以台灣文學劇場首部作品《清明時節》為上半年打頭陣。這齣劇過去曾三度登台、感動超過5萬人,今年將以「2023昇華版LightMoments」之姿,於6月起陸續在臺中國家歌劇院、高雄衛武營國家歌劇院、臺北國家戲劇院展開巡演。2月2日將開放綠光會員超級早鳥搶先購票,緊接著2月5日-3月1日將推出30周年《清明時節》、《人間條件八》2+2雙人套票,為全台觀眾打造年度劇場盛宴!

《清明時節》是綠光劇團台灣文學劇場首部曲,吳念真向年少偶像、台灣文學大師鄭清文致敬之作,揉合《清明時節》及《苦瓜》兩則短篇小說改編而成。背景設定在台灣50年代,是一段從外遇展開,內省結束的故事:輝昌因為只認識八個月的外遇對象梨花,要與結婚八年的妻子秀卿離婚。為守護自己的婚姻,秀卿不惜與丈夫對簿公堂,卻還是難留他的心。在秀卿與梨花之間,輝昌給不出任何承諾,作出讓兩個女人都心碎的決定,卻也開啟了她們的成長、釋然之路。

30周年之際,吳念真選擇再度演出《清明時節》,將「外遇」這個千年不變的難解課題再次搬上檯面,勾勒世間男女在面對愛情、家庭關係的掙扎與無奈、痛苦與釋然。他強調,「這齣戲聚焦的不是男歡女愛,也不是要批判外遇的道德性。而是真實陳述在外遇這個情境中,每個當事人的想法與選擇。在感情世界,用誰的角度去批判對錯都無意義,只能交由觀眾自己去見證、感受。」劇中對白充滿「吳式黑色幽默」與溫暖,讓觀眾在悲苦中看見希望之光,同時也領悟到「重重提起,輕輕放下」的生命哲學。吳念真說:「綠光劇團30周年選擇再現《清明時節》,因為它講的不只是一個婚姻、一個家庭,而是一個社會、一個國家。」

《清明時節》自2010年首演以來好評不斷,專業劇評人張啟豐盛讚,「沒有鄭清文的小說,無法成此骨架;沒有吳念真的文字,無法豐富血肉…臺語劇場語言精練顛峰之作!」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助教于善祿直呼,「綠光劇團的《清明時節》重量剛剛好,對外遇、愛情、婚姻都有適切的批判與省思,每個人物都有讓人感動之處,不一樣就是不一樣!」就連資深節目主持于美人也驚嘆「對白很真實…把老婆的心聲與丈夫的無奈,還有第三者的處境,描寫的很生動很感人,讓人哭得很慘,要帶毛巾來擦淚才夠用。」(圖:記者王雯玲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