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營巡講內容膝蓋知

(圖/本報系資料照)
(圖/本報系資料照)

行政院針對國會改革法案提出覆議案,14日起藍綠大拚場,將在全台巡迴宣講。民進黨意在擴大「青鳥行動」來逼退在野黨。但如果今天朝野角色互換,執政的是國民黨,試問,在野的民進黨還會反對國會改革法案嗎?

由藍白黨團主導的國會改革法案,歷經馬拉松表決大戰,上個月28日三讀通過,其中包括五大重點,分別是總統國情報告、藐視國會罪、國會調查權、國會聽證權和人事同意權。這些重要條文或輕或重,在國民黨執政期間,都曾有民進黨立委陸續提案要求修法。

此次藍白所以能夠團結完成相關法案的三讀,是因為對執政黨一黨獨大的濫權行為不滿已久,過去民進黨挾著國會多數席次護航行政部門,讓行政官員不僅公然對立委嗆聲,面對在野黨立委質詢的關鍵問題,回答時也都避重就輕。

蔡政府執政期間,包括高端疫苗採購案、快篩採購案、超思進口蛋、台南光電弊案等,都引發重大爭議,但執政黨不是將相關文件列入機密,就是表面說要調查,最後卻是不了了之。

過去五院中,包括司法、考試和監察權都被要求中立,但民進黨執政後,所有人事提名全部「綠友友」。就連本該獨立的機關,從促轉會、黨產會到NCC,也都成為政治打手,就連立法院的人事同意權,在綠委保送下,也淪為府院黨的橡皮圖章。

儘管本屆立法院在野黨占多數,但決議成立的「鏡電視調閱專案小組」,NCC都敢拒給資料,如果立院再成為無牙的老虎,許多真相都將永無大白的一天。

事實上,為了讓國會擁有制衡和監督執政團隊的武器,包括英、德、法、美、日等國都有類似「藐視國會罪」的設計,在立院行使調查或聽證權時,無正當理由缺席、拒絕作證都有罰則,只是執行細節有所不同,並非藍白政黨「獨有的發明」。

台灣民意基金會日前公布的民調有5成8國人贊成「藐視國會罪」;媒體最新民調也顯示有57.3%的民眾支持國會改革,只有3成左右不支持,而且反對者的比例甚至比賴清德當選總統的得票率還低。

說穿了,民進黨所以反對國會改革案,一方面是擔心過去保送鏡電視等弊端一一被揭發,另一方面則是擔心未來行政作為都將受到監督,不能再為所欲為。

既然贊成國會改革的是多數,要逼退在野黨不能靠民意,只能把對手抹紅。府院黨近日不斷影射國會亂象是「中共認知戰」、「境外勢力協力者」,可預期民進黨啟動的巡迴宣講,又要搬出一貫「抗中保台」的擋箭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