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竹筍屢獲獎 「肯做實做」是訣竅

龜山筍農吳文貴,從小跟父母在竹林打滾,今年參加桃園區農業改良場「北部優質安全綠竹筍賽」,在新竹以北、基隆以南,99位參賽筍農中獲得優等獎,「肯做實做」(見圖,林駿剛攝),就是他種筍訣竅。桃園農改場表示,北區綠竹筍賽參賽筍農,是由新竹縣市以北、基隆市以南的各地農會所推薦,今年報名筍農99人,評比標準則是外觀、糖度、柔嫩度及官能評比等4項。

中國時報【林駿剛╱桃園報導】 龜山筍農吳文貴,從小跟父母在竹林打滾,今年參加桃園區農業改良場「北部優質安全綠竹筍賽」,在新竹以北、基隆以南,99位參賽筍農中獲得優等獎,「肯做實做」(見圖,林駿剛攝),就是他種筍訣竅。桃園農改場表示,北區綠竹筍賽參賽筍農,是由新竹縣市以北、基隆市以南的各地農會所推薦,今年報名筍農99人,評比標準則是外觀、糖度、柔嫩度及官能評比等4項。 吳文貴說,自祖父到他,3代人都在種筍,他長年參加北區優質安全綠竹筍賽,屢屢獲獎,3年前還獲得亞軍,可惜今年雨水較少,降低綠竹筍脆嫩口感。 綠竹筍種植費工費時,吳文貴說,每年10月開始「田間管理」,撒基肥、中耕鬆土,還得鋤去3年以上老竹及根部,1個人1天最多能砍4、5棵老竹,十分「厚工。 前置作業完成,吳文貴說,之後還得看天吃飯,常說「雨後春筍」,竹筍要長大就必須足夠水分。綠竹筍每年6月到10月是採收期,今年上半年碰上大旱,竹筍甜度雖提升,但長得偏慢,纖維略粗,會降低脆嫩口感。今年他的筍子產量因而降低近3成。 如何挑選好吃綠竹筍?桃園農改場說,可把握筍尖「黃而為出青」、筍身彎如牛角、筍底原而大的原則。 桃園農改場表示,綠竹筍若冒地面,行光合作用後筍子轉苦澀,是避免「被吃」的自我保護機制。彎曲且底部圓大的筍子,筍肉較為豐富,才不會剝開都是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