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能合作化取代資本化

中國時報【張朝欣╱雲林報導】

台灣預計在2025年達成非核家園目標,但目前綠能發電僅佔1.8%,政府除了訂定政策鼓勵企業太陽能發電,也需仿效德國擬出住家、社團的鼓勵政策,才能讓綠能走入民眾生活中,成為供電的主力之一。

台灣每年依靠進口煤、油、天然氣、鈾進行火力與核能發電,能源自給率不到3%,發展綠能可以增加總體的能源自給率,但僅靠企業廠商投資大型太陽能光電廠,忽略了民眾的力量,其實是更廣大的綠能來源。

德國是發展太陽能最成功的國家,政府用政策補貼民眾在住家裝設太陽能,自己發電自用,進而自我管理電力系統,這種全民投入綠能發電的方式,甚至可以超越企業綠能發電,同時也讓民眾直接體會綠能的理念與優點。

濁水溪綠能生產合作社籌備小組發言人王麗萍表示,當前台灣各級政府獨尊「綠能資本化」,讓綠能「公共財」淪為財團、外資、銀行用來競逐資本最大利潤的禁臠。

王麗萍說,這種政策排拒大多數人民的參與,禁錮了螞蟻雄兵與綠能資源無所不在的無限潛能,呼籲以「綠能合作化」取代「綠能資本化」,各級政府應獎勵並支持公民電廠與綠能合作社。

相關新聞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