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能政策急就章 恐釀生態浩劫

中國時報【周麗蘭】 為搭上前瞻計畫的綠能建設列車,許多縣市都有「圈地」疑慮,口湖鄉養殖戶與地主從夥伴關係變成對立,台東知本溼地也面臨綠電搶地考驗,檢視蔡政府的非核政策,似乎把綠能當萬靈丹,漠視其後遺症,不僅可能引發社會對立,廣設太陽能板未來是否造成土地或生態浩劫,也有待觀察。 不論是否為核四解套,不可諱言綠能發電乃時勢所趨,且當綠能變成生意,利之所趨,政策又大開方便之門之際,屏東遭傾倒爐石的農地、台東知本溼地、桃園埤塘都要種電,就連長年揚塵的濁水溪,沿岸居民也喊用太陽能板加蓋發電好了。 地層下陷區、不利農耕區作為太陽能發電看似環保、地利、人民、政府四贏,因口湖鄉養殖區原本是休耕農地,農民窮則變、變則通,才把低窪土地變成養殖魚塭,引海水養虱目魚、文蛤,如今太陽能政策使得不利耕作區變成有利發電區,地利產生變化。 如雞肋的「廢地」變成待價而沽的金雞母,對長期收入貧脊的農民,是遲來的補償,但對留在家鄉打拚的租地養殖戶,卻是寒冬的開始,因綠能而「風水輪流轉」的影響下,未來如何是好? 太陽能被視為環保綠能來源,政府推動本是美意,但地狹人稠的台灣,取得推動綠能所需土地的過程,應更審慎評估,避免發生因鼓勵綠能,嘉惠地主卻苦了辛勞的農漁民,甚至衝擊原有生態。逼退國光石化的中華白海豚,最近疑因風電,折損3隻,就是對政府全力推動中的綠能,發出警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