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能發電股 成強勢指標 美通過降低通膨法案 乾淨能源為主軸之一

-

【魏聖峰╱先探2212期】

過去在美股扮演資金避風港的公用事業類股族群,在歐美天然氣報價創新高和全球氣候異常下,過去一年來該指數成為市場多頭的指標,並在近期創下歷史新高。原因無他,就是歐美各國的電價過去一年來都創新高價,激勵發電廠和相關綠色能源股股價走高。《降低通膨法案》在國會過關後,對抗氣候異常的政府支出將達到三六七○億美元,帶動電廠、綠能甚至電動車相關股股價大漲。綠色能源當道,以及全球各地因為氣候易造成的乾旱和森林大火屢見不鮮,這些電廠與綠能相關股的股價還有進一步走高的機會。

美國總統拜登在競選期間提出「重建美好」計畫,並在去年提出《重建美好法案》(Build Back Better Act),當時法案未能獲得關鍵議員支持而卡關,經過國會朝野協商後改名為《降低通膨法案》。八月上旬陸續在參議院和眾議院表決過關後,拜登簽署過後就可以生效。《降低通膨法案》的範圍比《重建美好法案》小很多,但為了讓氣候政策趕緊上路,原本有意見的國會議員還是支持這項法案。美國期中選舉將在十一月八日投票,近期通過的《降低通膨法案》,對民主黨的選情有助益。

今年以來全球各地發生的高通膨壓力,最早的肇禍原因就是去年八月份期間歐洲天然氣價格突然大漲,然後推升國際油價跟著走高。以往的能源市場,天然氣都是到北半球冬天的時候才會有多頭行情,去年夏天歐洲天然氣引領北美天然氣價格大漲,歐美電價頻創新高。

歐美電價居高不下

二月下旬俄烏戰爭爆發後,因為先前歐洲仰賴俄羅斯能源供應很大,俄烏戰爭迫使歐洲各國與俄羅斯歧見擴大,俄羅斯動輒減少對歐洲客戶天然氣供應,輸出通膨到歐洲和全球各地的企圖心相當明顯。

面對高通膨壓力,拜登政府的《降低通膨法案》中,以醫療健保、氣候變遷和潔淨能源和稅收為重點。在醫療健保項目中,聯邦政府提供六四○億美元費用提供聯邦醫療保險受益人(六五歲以上長者)以及針對中低收入戶民眾醫療健保費用補助,降低老年人和中低收入民眾在醫療保險的負擔。美國並沒有全民健保,民眾得自行購買醫療險。有工作的民眾才有雇主分攤醫療險負擔,被保險人只需要繳納部分費用。美國的醫療費用比其他國家貴二~三倍,即使有醫療險保障,就診自負額部分依然比其他國家高。醫療健保相關股中,聯合健康集團(United Healthcare)近期股價再度逼近歷史新高,該公司是全美最大醫療保險業者,也是道瓊工業指數權重最高的權值股。降低通膨法案對聯合健康集團未來的營運有利。

對抗氣候變遷和對相關綠能的補助,對綠能產業助益最大。對抗氣候變遷和推動潔淨能源是這項法案的重點,與股市的關聯度也最高。最近北半球面臨二戰以來最嚴重的旱災,美國也面臨相同的問題,還有加州地區常在乾旱季及引發森林大火並波及鄰近社區,在這次的降低通膨法案中,美國聯邦政府都有相關經費補助。

這項法案中,對抗氣候異常的費用達到三六七○億美元,這是美國有史以來針對氣候變化相關議題的最大投資。細項方面,在屋頂安裝太陽能的家庭,就能獲得三○%的聯邦稅負抵減,在太陽能系統的整個生命周期中,能替家庭節省九千美元或每年至少三○○美元,這部分將有七五○萬個家庭受惠,提高美國家庭安裝太陽能的普及率。

史上最大氣候變化投資